1130.进入下一个时代(1/2)
张峰知道骆一航说的厂区。
当年的老三线厂嘛,六十年代建的,零几年的时候已经荒废了。
厂子都倒了嘛,机器都拆走卖掉了,只剩下好多厂房在那里扔着。
算算面积,养二十万头猪绰绰有余。
岂止二十万头啊。
骆一航找人规划过。
那片厂区长近四公里,最宽处一公里多,面积接近五平方公里。
全部利用起来,即便传统平层方式,能养150万头猪。
多层养殖的话甚至能养五百万头。
这还是算上了配套设施的情况。
更棒的是,那里原先是三线厂啊,三线厂干嘛的,备战。
选的位置是隐秘山谷,周围全是大山,而且远离居民区。
养猪味道可大,即便做好空气净化、粪水处理,味道也大,周边没法住人。
那边就省心了,周边没有人。
更省心的是,厂子虽然倒了,机器卖掉了,当年做的地面硬化还在,水、电等基础设施还在,边上还有个巨大的水库,当初保证工业用水的,改成养猪场能直接用上。
那里面宽阔而平整,那路宽的,能并行四辆东风卡车,原来是运大型机床的嘛,回头用来运种猪、运猪饲料,运猪粪,更是绰绰有余。
而且骆一航也问过了,原来的厂子破产清算后,厂区移交给地方政府,也就是天汉市管理。
属于国有资产嘛。
允许市场化转让给第三方,从工业用地更改为产业园区综合项目的话,有一定溢价。
每平米200到300元。
具体多少得谈。
反正整个拿下来大概要一个亿。
对现在的清音农业来讲,毛毛雨啦。
见骆一航连选址都决定好了,看来养猪这件事已经下定决心。
张峰就又问了另一个问题,“那要养啥子猪?长白猪?吃得少,长得快。”
骆一航摇摇头,“还是养荣昌猪,这猪咱熟悉,味道也好。”
主要是味道好,五花七层满口流油。
肌间脂肪if3.5的猪,就是比if只有2的长白猪美味。
虽说需要的活动空间大些,那也无所谓,地方有的是。
而听闻骆一航要养二十万头荣昌猪,张峰愁容满面直皱眉,“不成吧,荣昌猪总共只有四十多万头,哪里再找二十万头猪去?”
荣昌猪经历过非洲猪瘟后,虽然恢复了一定数量,但毕竟时间还短。
花了五年时间,才从1000头恢复到40多万头,其中有三十多万头是琪金集团林老板的。
而核心种猪才五千多头,一年才能下多少仔,突然增加一半,根本生不过来。
这也是限制荣昌猪数量的最主要原因。
养普通猪,对骆一航来讲只是退而求其次,毕竟,尝过好的谁还愿意吃差的啊。
好在老天爷照顾,新外挂到位。
“我跟林老板定了800头经产母猪和4000头初产母猪,以及二十头种公,咱自己繁育自己扩大种群。他们也会派人来这边驻场指导。”
张峰吓了一跳,“林老板也舍得?”
初产母猪还好,就是长大了能生头一胎的母猪。
但那800头经产母猪可不简单,生过很多胎的老母猪,那可是核心种猪,林老板自己才只有五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