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三王之喜(2/2)
并非在贵霜本土作战的情况下,这所谓的二十万大军都不够自己一个人打的。
毕竟他们麾下的十万大军,那可都是实打实的精锐。
因为田泽的严格限制,再加上见识到了齐军精锐的好处,他们也都开始有意识的培养精兵。
这十万大军之中大半都是战卒,多数的辎重兵直接被他们打进了百姓之中,作为预备役,根本没有计算在内。
所以说,严格算起来,刘备是能够轻松拉出来二十多万大军的。
只是这样扩充军队,实际意义不大。
有心的话翻翻历史就会发现,古往今来,十万规模以上的军队作战,以少胜多的情况反而比以多胜少的要多得多。
尤其是双方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更是屡屡出现这种情况。
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兵力多到一定程度,就会不战而屈人之兵,出现敌人投降的情况。
但兵力过多带来的弊病和负担问题也不可忽视。
战线长、消耗大、装备差、素质低、难指挥、将领骄。
这些问题导致兵力在超出一定界限后,反而会成为“累赘”。
兵力的多寡并不能完全衡量军队的战力,纸面上的数据、一人一口唾沫淹死敌人这种事只存在于文官的想象。
当七王攻入贵霜腹地,需要大量的兵力镇压各方的时候,刘备自然会扩军。
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兵力太多不仅压力大,而且还有可能会平添乱子。
庞统赞同的点了点头:“此次贵霜出兵,自王都派遣兵马不过三万,其余兵力皆是从南部豪强之中征调,合计二十万之数。”
“其统帅库马尔乃是贵霜年轻一辈将领之中的翘楚,不仅沉稳冷静,而且最擅长借助地形作战。”
“与南部豪强之间的关系也颇为不错,否则的话,南方豪强不会这么轻易的便听从其号令,短期内就凑足了兵马。”
“库马尔”刘备眉头微皱。
“不是辛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对于贵霜的诸多将领,刘备曾仔细的研究过。
老一辈中,以比姆、拉玛、侯赛因等老成持重的将领为首,依旧是军中核心。
年轻一辈中,辛格、库马尔、拉玛、沙阿等也都颇有声望,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将领中,老一辈的将领基本都被迦腻色迦二世掌控,年轻一辈的将领则是被波调牢牢的握在手中。
所以说胡毗色伽三世这位“第三王”在刘备等人看来完全是搞笑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搅局,是重点保护对象。
七国甚至还暗中派遣了一些提前埋下的世家之人相助于其,生怕这位倒的太快了。
迦腻色迦二世和波调的行事风格他们也同样了解。
此次贵霜主动出兵,必然是波调的手笔。迦腻色迦二世不会有这种胆量。
但是,领兵将领是库马尔而不是辛格却令刘备有些讶异。
身毒之地一马平川、易攻难守,按说最为合适的应该是辛格这位长于统帅骑兵和奔袭包抄的将领。
毕竟贵霜出兵必然不是为了和他们拼消耗,而是要速战速胜,以壮国威。
但来的却是更加稳重些的库马尔。
孙权闻言,双眼微眯:“看来贵霜内部的矛盾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