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风口浪尖(2/2)
“好样的!”王大婶竖起大拇指,“我就说这几个年轻人有出息!”
但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友善。
叶卫东刚进办公室,电话就响了起来。
是工商局的一个熟人,语气急促地告诉他:“小叶,你们这下可出名了。我们局里有人提出要查查你们的账目,说你们'暴利经营',但林局长没有批准。”
叶卫东握着话筒的手微微发抖:“我们所有经营都是合法的,都有缴税...”
“我知道,我知道。”对方压低声音,\"但你们这次太高调了。有人把你们说成是'新生的资本家',说你们的行为是'用金钱腐蚀社会主义'。”
挂断电话,叶卫东站在窗前,望着外面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感到一阵眩晕。
他们原本只是想为前线做点贡献,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资本家”?
张俊和邓天翔陆续到来,三人紧急召开了一次会议。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邓天翔脸色凝重,\"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说我们捐赠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是赵刚背后的人。”张俊一拳砸在桌上。
叶卫东深吸一口气:”不管是谁,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局面。张俊,你去工商局找一趟你姑父,多打听打听消息。天翔,你去联系一下报社,看能不能再做一篇正面报道。我去找外公,他在老干部中有些人脉。”
三人分头行动。
叶卫东来到徐家四合院时,外公正在院子里打太极拳。
见到外孙匆匆忙忙的样子,老人收势站定,用毛巾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出事了?”老人锐利的目光仿佛能看透一切。
叶卫东简单说明了情况。
徐老爷子听完,沉默地走进屋里,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一本红皮笔记本,翻到某一页,指着一个电话号码:\"打这个电话,找李部长。他是我在朝鲜时的老部下,现在在计委工作。\"
叶卫东记下号码,外公却突然按住他的手:\"卫东,你老实告诉我,你们经营所到底赚了多少钱?\"
叶卫东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去年净利润大概十多万元。”
外公的眉毛猛地挑了一下,显然这个数字超出了他的预期。
老人慢慢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难怪有人眼红,比一个中型国营厂的利润还高。”
“但我们加上了几万元的税。”叶卫东急切地解释,\"而且三中全会不是允许个体经济...”
外公抬手示意他停下:“我没说你们做错了。改革开放,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只是...”老人叹了口气,“有些人思想还没转过弯来。”
叶卫东拨通了李部长的电话。
对方听完情况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说:“现在上面主要精力都在南方战事上,不会在这个时候处理这种争议。但你们要小心,有人正想拿你们做文章,讨论'姓资姓社'的问题。”
挂断电话,叶卫东稍微松了口气。但外公的表情却更加严肃了:“这只是暂时的。等南方战事平息,这个问题肯定会被重新提起。”
回到经营所,叶卫东将情况告诉了张俊和邓天翔。三人决定趁这段时间,主动出击,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先锋商贸的捐赠行为在京城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在国营百货商店门口,在机关单位的食堂里,在胡同巷尾的棋牌室中,人们都在议论这件事。
“要我说,这几个年轻人有担当!”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人在公交车上大声说,“人家赚了钱知道回报社会,比那些只会眼红的人强多了!”
“哼,倒买倒卖,哄抬物价,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却反驳这个观点。
类似的争论在京城各处上演。
令叶卫东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捐赠竟然引发了一场关于私营经济地位的大讨论。
直到二月十七日,南方战争正式打响,市民们讨论的焦点立即都转向了战争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