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夜读全唐诗 > 第164章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臣》

第164章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臣》(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机谱之九霄玄歌 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 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 被儿子一家饿死后,恶婆婆重生了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 和离后,我一卦名动京城 灵魂摆渡:一切从穿越开始 一剑杀仙:从爆能系统开始

唐玄宗李隆基诗之四十六

端午盛宴中的家国期许——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臣》赏析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一作续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武成殿宴群臣》,是一首于端午佳节之际,描绘君臣同聚盛景,饱含家国情怀与政治智慧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祥和,更抒发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切期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传承。

首联:端午时节,盛世景象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开篇,“端午临中夏”,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触点明时间,端午佳节正处于夏季的正中,瞬间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充满传统韵味与夏日气息的特殊时刻。端午,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此时,正值盛夏,万物蓬勃生长,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清日复长”,诗人的目光从节日的氛围转向对国家现状的描述。“时清”二字,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盛世景象。在唐玄宗的统治下,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这简短的两个字,背后是无数能臣的辛勤付出,是国家政策的有效施行,更是唐玄宗治国理政智慧的体现。“日复长”,既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白昼逐渐变长的自然特征,阳光充沛,万物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又寓意着在这太平盛世之下,国家的繁荣昌盛将如同这漫长的白昼一般,长久延续,没有尽头。此句奠定了全诗祥和、喜悦的基调,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当下盛世的自豪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心,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大唐的辉煌将永不止息。

颔联:贤才治国,宴饮欢乐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此联巧妙运用典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盐梅已佐鼎”,“盐梅”在古代烹饪中是至关重要的调味品,它们相互配合,使菜肴滋味醇厚,不可或缺。在这里,诗人以“盐梅佐鼎”来比喻贤才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臣子们就如同盐梅一般,在国家的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的智慧、才能和努力,共同铸就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诗人用这个形象的比喻,高度赞扬了臣子们为国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表达了对他们功绩的充分肯定。“曲糵且传觞”,画面一转,描绘出武成殿宴会上的欢乐场景。“曲糵”是酿酒的原料,这里代指美酒。在这端午佳节,君臣齐聚一堂,酒杯在众人手中传递,欢声笑语回荡在殿堂。美酒佳肴,不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君臣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这一画面展现出君臣关系的融洽和谐,大家共同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享受着盛世的美好。这种和谐的政治生态,正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也体现出唐玄宗善于用人,能够凝聚臣子之心,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

颈联:传承习俗,岁月悠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十七世纪富二代 开局四代目火影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山河纪行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汴京风云录 外室三年,离开时他却悔红了眼 旅店通万界,假千金成了国家级团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