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夜读全唐诗 > 第441章 五郊乐章之三十二《送神》

第441章 五郊乐章之三十二《送神》(1/1)

目录
好书推荐: 天机谱之九霄玄歌 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 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 被儿子一家饿死后,恶婆婆重生了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 和离后,我一卦名动京城 灵魂摆渡:一切从穿越开始 一剑杀仙:从爆能系统开始

五郊乐章之三十二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

炎精式降,苍生攸仰。

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

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逐联深度赏析

“炎精式降,苍生攸仰”

“炎精”在古代文化语境中,是太阳的雅称,它象征着光明冲破黑暗的力量,以及温暖驱散寒冷的慈爱,是世间万物生长的能量源泉。“式降”二字,赋予了神灵降临以神圣的仪式感,仿佛太阳的光辉化作神灵的身影,带着庇佑与关怀自天际缓缓而下,为人间洒下福泽。“苍生攸仰”则描绘出一幅众生仰望的宏大画面:田间耕作的农人停下手中的农具,孩童停止嬉戏,老人们双手合十,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虚空中,眼神里满是敬畏与期盼。这一句诗通过对“炎精式降”的浪漫想象和“苍生攸仰”的生动刻画,不仅营造出庄重肃穆的祭祀氛围,更深刻体现了古人对神灵的虔诚之心——在他们心中,神灵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是生存与繁衍的依靠。

“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羞列豆笾”细致勾勒出祭祀现场的庄重场景。“羞”指精美的食品,“豆”“笾”是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礼器,形状、材质皆有严格规制。此时,珍馐佳肴整齐排列在豆笾之中,或是金黄的黍稷,或是腌制精美的果蔬,每一份祭品都经过精心挑选、细致摆放,体现出古人对祭祀礼仪的严谨态度。“酒陈牺象”则进一步展现祭祀的隆重,“牺象”是古代刻有牺牛、大象图案的珍贵酒器,美酒倒入其中,酒香四溢,旁边陈列着宰杀好的牛羊等牲畜,皮毛洁净,体态完整。这些祭品的陈列,不仅是物质的供奉,更是人们将最珍贵的东西奉献给神灵,以表达内心最诚挚的敬意与感恩。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

“昭祀有应”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在古人的信仰体系中,一场虔诚的祭祀必然能得到神灵的回应。当仪式进行时,或许天边突然出现的祥云,或许祭祀现场莫名的微风,都被视为神灵显灵的征兆,证明这场祭祀是被神灵认可的,神圣而有效。“冥期不爽”则更强调了祭祀的神圣契约性,“冥期”暗指人与神灵之间冥冥之中的约定,“不爽”即没有差错,意味着人们坚信只要遵循祭祀礼仪,神灵定会信守承诺,如期降下福祉,庇佑五谷丰登、消弭灾祸。这两句诗通过对祭祀效果的描写,让祭祀活动从单纯的仪式上升为一种超越现实的信仰联结,进一步强化了古人对神灵坚定不移的信仰。

“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在祭祀的尾声,“送乐张音”将氛围推向最后的高潮。乐师们奏响专门为送神而作的乐章,编钟的轰鸣如雷霆万钧,磬声清越似空谷回响,鼓点激昂振奋人心,歌声庄严肃穆。这音乐不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而是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依依惜别与深切敬意,是向神灵传递“一路平安”的祝福。“惟灵之往”短短四字,饱含着人们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神灵离去的不舍,又有对神灵再次降临的期盼,更有希望神灵带着人们的祈愿平安返回神界的衷心祝福。随着音乐的奏响,整个祭祀场景被笼罩在神圣而庄严的氛围之中,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唯有人与神的羁绊在旋律中延续。

总体赏析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以凝练而庄重的笔触,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唐代祭祀文化的瑰丽画卷。诗人巧妙运用“炎精”“豆笾”“牺象”等丰富意象,结合神话想象与现实场景,通过对祭祀用品的精致刻画、仪式过程的严谨描写以及送神音乐的生动渲染,将祭祀活动的庄重神圣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神灵崇高地位的礼赞,又有百姓对神灵的依赖与感恩,字里行间流淌着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韵律和谐,四言句式简洁有力,如同祭祀时整齐划一的仪式动作,读来节奏铿锵,庄重肃穆之感扑面而来。它不仅是唐代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的生动写照,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古代祭祀仪式中那份震撼心灵的神圣力量。

目录
新书推荐: 十七世纪富二代 开局四代目火影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山河纪行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汴京风云录 外室三年,离开时他却悔红了眼 旅店通万界,假千金成了国家级团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