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募兵(1/2)
进入望辰郡后,郡城冯自邦一边带路,一边介绍起路上的景点。
望辰郡虽算不上襄江郡那样的大都市,可就繁华程度而言,还是比光阳县好上不少。
光阳县看起来最奢侈的地方也不过是客栈,可在望辰郡这里就多了不少新建筑,比如说青楼、赌坊、勾栏等等。
在这里,闲得无聊了可以真正实现:今日无事,勾栏听曲。
众人见到冯郡丞带人巡查,自觉地走到路边,给众人让出道路。
就服饰而言,陈云轩觉得这里百姓的生活还算过得不错。
一路上,冯自邦和陈云轩等人有说有笑,甚至还将话题提到了家庭。
“冯大人,如果没记错的话,令尊应该是冯老夫子?”陈云轩偶然提及。
“不错,父亲如今光阳县在置办学堂。”冯自邦点点头,接着说道:“听闻大人赴任前是光阳县县令,不知父亲大人在那边过得如何?”
“冯老夫子致仕后专于授业,为光阳县培育出不少学子,居功甚伟。”陈云轩对冯老夫子的贡献表达高度肯定。
一旁的林同曦附和:“不错,他老人家精神头可足了,我们曾经在课堂上旁听过他的课,可谓中气十足。”
“老夫子身体的确好,我曾经替他把过脉。照理来说,许多像他这个年纪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病,但冯老夫子身上就没什么病,身子硬朗得很。”苏若雪补充。
冯自邦听后,欣慰地回应起几人:“听几位这么一说,那我算放宽心了。”
“受丁南景命令,我协助治理此地。
“本该接他老人家过来,可他怎么都不愿意,说是要落叶归根。”
“下官拗不过他,只得让他回去,这么一来双方就极少见面。”
“原本想抽个空去看望他二老,怎奈公务太多,无法脱身。”
听到对方思念父母,林同曦一时间也想起了自己的爹妈。
说起来,自读了大学后,他就没怎么和他们见面了。
或是忙于学业,或是忙于工作。
子女思念父母的感情,林同曦还是很懂的。
“等我们熟悉望辰郡政务后,冯大人或许就有机会去光阳县探望二老了。”林同曦望了一眼,希望陈云轩听懂自己的暗示。
陈云轩和林同曦对视,随后对林同曦的想法表示肯定:“父母之恩不可亡,若冯大人需要前往光阳县,本官可提供便利。”
冯自邦听到陈云轩的回答后,心里暖暖的。
先前的郡守年纪大了,不太管事,政务基本上都丢由他处置。
在之前,假如冯自邦想要请假回光阳县,那上级和郡守基本都会以望辰郡离不开为由,劝他以政务为重。
如今来了一个年轻的郡守,精力正当旺盛,说不定他真的能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
“那便谢过大人了!”冯自邦赶紧表达感谢。
几人说着说着,便到达了郡府。
冯自邦带几人熟悉了一下郡府,随后又介绍起望辰郡的现状。
望辰郡位于襄州南部,位于襄南四郡的东北处,北接襄江郡、云梦郡,东邻临州的洪兴郡,南连永道、福林二郡,西临柳常郡。
就发达程度而言,望辰郡算得上是襄南四郡里面发展的最好的。
像农业和商业这一类的经济问题,陈云轩不需要操心太多。
需要担心的是望辰郡的军事问题,身为一郡太守,首先要保证一郡的稳定。
郡守与县令不同,前者权力更为集中,可以统筹调度军队,后者的相关权力更近似于维护治安。
此外,与基层不同,郡守由于直接向襄州上层负责,其权力相对来说不受地方掣肘。
像在光阳县和瑞和镇的时候,陈云轩就较为依赖当地乡绅来推行政务。
可到了郡这一层次,世家豪族对于郡守的干预力度就变少了,毕竟郡守可是统管军队,可以指挥枪杆子。
而且不同于县级的分权制衡格局,郡级基本上都是由丁南景亲自点头任命的,为此授予了不小权力。
就副职而言,也基本为丁南景派来的亲信。
只要陈云轩不跟丁南景对着干,那么副职就只起辅助处理政务的作用,很少与郡守对着干。
毕竟郡守干得好,那副职就与有荣焉,这一点就决定了和县级政治的不同。
“大人,请看此处。”冯自邦指向了望辰郡的西南角,刚好是望辰郡与洪兴、永道二郡的交界处。
“此处盘踞着一股叛乱势力,其首领是原望辰郡郡守章先之子,名为章议。”
“先前,前太守魏汉曾带兵试图剿灭他们,怎奈军队武备松弛,大败而归。”
冯自邦说起往事,内心的辛酸表露在脸上。
自丁南景赴任襄州后,他采取了笼络当地世家大族的方式整合襄州。
在整合过程中,由于丁南景和襄南世家代表章先政见不合,襄州曾一度爆发内战。
在章先的带领下,襄州南部掀起叛乱,宣布自治。
然而好景不长,章先不久病逝,其子章磐继任。
其他三郡郡守不服章议,便重新和丁南景议和,共同围攻章议。
最后丁南景平叛成功,襄南四郡重归治下,而后被丁南景一步步整合。
至于望辰郡,丁南景挑选了相对好控制的魏汉担任郡守,派自己的亲信就任副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