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京察这制度真是好啊!(1/2)
赢子季的小脸一愣。
其实在周朝那会儿,就有纺车了,但只能织麻布、丝绸。
像棉花这种细软的材料,没法纺成布,现在大家用棉花,也只是塞在衣服里保暖。
要是能把棉花纺成棉布,那穿起来可就舒服多了!
丝绸金贵固然华丽,手感也不错,但真穿在身上,那滑溜溜的感觉,哪能跟棉布的舒适相比?
政哥招呼完,便让扶苏和赢子季一同用了午膳。
不过今天没让嬴子季在宫里过夜。
毕竟他明天还得下地忙活呢。
御史在咸阳的职责就是监督百官,这事本该冯去疾来操办。
可冯去疾出身世家,天下官员多半和世家有瓜葛,若让世家插手,搞不好就成了排除异己、庇护亲信的手段,所以最后还是李斯接手了。
张苍嘛,他是荀子的弟子。
御史管的百官,主要还是朝堂上的那些。
地方上的官员,则由各郡县的县使、郡使盯着,归根结底还是郡守说了算。
中央强盛时还好,一旦出问题,这些地方官就成了一个个无法无天的土皇帝。
赢子季有句话讲得在理,与其信赖人心,不如直接断了对方起异心的念头。
京察制度一出,咸阳的朝臣还算安稳,毕竟在天子眼皮底下,想犯事也难。
可外地官员就紧张了。
像赵佗那种贪赃枉法、利用职权捞好处的人不在少数,更有甚者,直接搜刮民财,大肆敛财。
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觉得头顶上终于有了青天。原本对大秦苛政颇有微词的楚人、齐人、赵人,如今才明白,大秦的律法其实是公正的,他们的苦难并非秦国所致,而是某些人的贪腐造成的。
“京察这制度真是好啊!”有人感叹。
不过,张苍这位御史大夫和他的手下们可就忙了。从南跑到北,腿都快跑断了。
好在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南北公路的修建也同步启动了。人多力量大,南北一起动手,进度自然快,以后出行会更加便捷。
就在京察和修路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京城迎来了一批特殊人物。
城门口,一群眼神空洞、身着皮甲的异族人,在秦军的严密看守下缓缓入城。他们正是以冒顿为首的匈奴各部族首领。
“蒙毅将军,一路辛苦了。”章邯早已在城门口等候多时,见前方骑高头大马的蒙毅走来,立刻迎了上去。
“哈哈哈,匈奴如今对我中原俯首称臣,真是大快人心,何谈辛苦?”蒙毅大笑着下马。
这冒顿名义上是使臣,实则已是阶下囚。毕竟,哪有部落首领亲自出使敌国的道理?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匈奴已经无路可走了。
冒顿带着一群部落首领,齐刷刷地来到咸阳求饶。
这冒顿比起他爹头曼,那可是精明多了,也狡猾了不少,还知道啥时候该低头。
尽管冒顿此刻依旧坐得笔直,但那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子没精打采。
想当初他在云州郡城吃了败仗,灰溜溜逃回草原时,还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如今却像是泄了气的皮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