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袁洪上榜 二人使计(1/1)
话说袁洪误打误撞踏上了“山河社稷图”,刹那间,只觉置身于一个奇幻无穷的天地,这图中蕴含的四象变化之妙,超乎想象。在这里,思山即山拔地而起,巍峨耸立;思水即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想前即前,前路瞬间在脚下延展;想后即后,退路也随即明晰。
袁洪身处这般奇异之境,一时间竟忘了自身险境,不觉现了原身。忽然,一阵馥郁的香风扑面而来,那香气异样甜美,丝丝缕缕钻进鼻腔,直沁心脾。
这猴儿本就生性好奇,此刻更是按捺不住,“嗖”地一下爬上树去,极目一望,只见一株桃树映入眼帘,那桃树枝繁叶茂,绿叶森森,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两边摇荡,树枝下坠着一枝红滴滴的仙桃,颜色鲜润娇嫩,二八佳人的粉嫩面庞,娇艳欲滴,可爱至极。
白猿看见,双眼放光,不觉心生忻羡,遂手脚并用,攀枝穿叶,三两下便摘取了仙桃下来。它将仙桃凑近鼻尖,轻轻闻一闻,那扑鼻的馨香让它心中大喜,再也忍不住,一口便将仙桃吞而食之。
方才倚松靠石而坐,未及片时,还沉浸在仙桃美味中的袁洪,忽然见杨戬仗剑而来,气势汹汹。白猿大惊,欲待起身逃窜,却惊觉双腿被千万斤重石压住,竟不能起。
原来,它不知这仙桃乃是女娲娘娘设下的禁制,食了此桃,腰身便会被一股无形之力坠下,动弹不得。早有防备的杨戬,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抓住白猿头皮,动作干净利落,随后用缚妖索将其牢牢捆住,这才收了“山河社稷图”,转身面向正南,恭恭敬敬地谢了女娲娘娘。接着,杨戬手提白猿,提着一只战利品,径回周营而来。
话说杨戬擒白猿至辕门,军政官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报入中军:“启元帅:杨戬等令。”子牙闻听,高声传令:“令来。”杨戬大步走入中军,见了子牙,拱手行礼,朗声道:“弟子追赶白猿至梅山,仰仗女娲娘娘秘授一术,已将白猿擒至辕门,请元帅发落。”
子牙听闻,喜上眉梢,大笑道:“好!好!”随即命道:“将白猿拿来见我。”少时,杨戬将白猿推搡至中军帐。子牙细细观之,见是一个通体雪白的白猿,毛发顺滑,却透着一股子狡黠,乃曰:“似此恶怪,害人无厌,情殊痛恨!”言罢,面色一沉,大声令道:“推出斩之!”
众将得令,一拥而上,把白猿押至辕门。杨戬手持利刃,大步上前,手起刀落,向着白猿脖颈砍去,只见猴头落下地来,可奇怪的是,它颈上竟无半滴鲜血,反倒有一道青气“嗖”地冲出,紧接着,颈子里竟长出一朵白莲花来;只见那花一放一收,眨眼间,又是一个猴头完好无损地长了出来。
杨戬心中一惊,连诛数刀,却皆是如此,忙来报与子牙。子牙听闻,心中诧异,急出营来看,果然如杨戬所言。子牙微微皱眉,思索片刻,曰:“这猿猴既能采天地之灵气,便会炼日月之精华,故有此变化耳。这也无难……”
说着,忙令左右速速排香案于中,而后子牙神色庄重,从怀中取出一个红葫芦,轻轻放在香几之上,方揭开葫芦盖,只见里面“嗖”地升出一道白线,那光芒直冲天际,高达三丈有余。子牙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打一躬:“请宝贝现身!”
须臾间,有一物现于其上,长七寸五分,模样精巧,有眉,有眼,眼中射出两道刺目的白光,两根绳索,瞬间将白猿钉住身形。子牙又打一躬:“请法宝转身!”那宝物在空中,轻盈地转有两三转,只见白猿头已落地,鲜血汩汩流出,洒满一地。众皆骇然,惊得目瞪口呆。
话说子牙斩了白猿,收了法宝,众门人围拢过来,满脸疑惑,纷纷问道:“如何此宝能治此巨怪也?”子牙环视众人,缓缓解释道:“此宝乃在破万仙阵时,蒙陆压老师传授与我,言后有用他处,今日果然派上了用场。”
不言子牙斩了白猿,且说殷破败、雷开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狼狈不堪地逃回朝歌,二人不敢有丝毫耽搁,面见纣王,将战况一五一十地备言:“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今天下诸侯齐集孟津,旌旗蔽日,杀气笼罩数百里。望陛下早安社稷为重,不可令诸侯一至城下,那时救解迟矣。”纣王听闻,顿时着忙,急急设朝,问两班文武曰:“今周兵猖獗,如何救解?”众官面面相觑,钳口不言,被抽去了筋骨,大殿内一片死寂。有中大夫飞廉出班奏曰:“今陛下速行旨意,张挂朝歌四门:如能破得周兵,能斩将夺旗者,官居一品。
古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鲁仁杰才兼文武,令彼调围营人马,训练精锐,以待敌军,严备守城之具,坚守勿战,以老其师。今诸侯远来,利在速战。一不与战,以待彼粮尽,彼不战自走;乘其乱以破之,天下诸侯虽众,未有不败者也,此为上策。”纣王闻听,微微点头,曰:“卿言甚善。”随即传旨下去,张挂各门,一面令鲁仁杰操练士卒,修理攻守之具。
且说哪吒、杨戬别了子牙,二人在路商议。哪吒一脸狡黠,眨眨眼睛,对杨戬说道:“我二人奉姜元帅将令来救东伯侯姜文焕进关,若与窦荣大战,恐不利也。我和你且假扮道者,诈进游魂关反去协助窦荣,于中用事,使彼不疑;然后里应外合,一阵成功,何为不美。”
杨戬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同,应道:“言得甚善。”二人商议已定,便吩咐使命:“领人马先去报知姜文焕,我二人随后就来。”使命领人马去讫。哪吒、杨戬随即借土遁,身形一闪,落在关内,径至帅府前,哪吒上前一步,对着门官高声道:“门上的,传与你元帅得知,海外有炼气士求见。”门官不敢隐讳,急至殿前启曰:“府外有二道者,口称海外之士,要见老爷。”窦荣听闻,传令:“请来。”
二人径至檐前,打稽首行礼,齐声说道:“老将军,贫道稽首了。”窦荣起身还礼,问道:“道者请了。今道者此来,有何见谕?”哪吒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贫道二人乃东海蓬莱岛炼气散人孙德、徐仁是也。方才我二人偶尔闲游湖海,从此经过,因见姜文焕欲进此关,往孟津会合天下诸侯,以伐当今天子;此是姜尚大逆不道,以惶惑之言挑衅天下诸侯,致生民涂炭,海宇腾沸。
此天下之叛臣,人人得而诛之者也。我弟兄昨观干象,汤气正旺,姜尚等徒苦生灵耳。吾弟兄愿出一臂之力,助将军先擒姜文焕,解往朝歌;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之后,出其不意,彼前后受敌,一战乃成擒耳。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诚不世之功也。但贫道出家之人,本不当以兵戈为事,因偶然不平,故向将军道之,幸毋以方外术士之言见诮可也。
乞将军思之。”窦荣听罢,沉吟不语,心中暗自权衡利弊。傍有副将姚忠,满脸怒容,厉声大呼曰:“主将切不可信此术士之言!姜尚门下方士甚多,是非何足以辨?前日闻报,孟津有六百诸侯协助姬发。
今见主将阻住来兵,不能会合孟津,姜尚故将此二人假作云游之士,诈投麾下,为里应外合之计。主将不可不察,毋得轻信,以堕其计。”哪吒听罢,大笑不止,回首谓杨戬曰:“道友,不出你之所料。”
哪吒见副将姚忠对己方起了疑心,神色未变,复向窦荣说道:“此位将军之言甚是。当下这世道,龙蛇混杂,真假是非实难分辨,安知我辈不是姜尚所派来的耳目呢?在将军这边,出于谨慎,不得不心生疑虑。
但将军有所不知,贫道此次前来,虽是云游模样,可其中尚有隐情。吾师叔在那万仙阵中,惨死于姜尚之手,我等屡欲思报此仇,奈何独木难支,一直未能向前。如今此番前来,特是想假借将军之兵,一则可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二则能报我那师叔的天伦私怨,三则还可为将军效一臂之力,岂有他心。
既将军已有猜疑之念,贫道又何必在此啰啰嗦嗦、自讨没趣呢!但求能剖明我等这一点赤诚之心,说完这番话,自是应当告退。”言罢,哪吒洒脱地抽身就走,边走边抚掌大笑,那笑声中似有几分无奈,又似有几分不羁,大步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