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八 阶 黑 符(2/2)
姜启在梳理典籍过程还发现,有着者认为:符篆的玄窍以灵光为根本!
所谓“灵光”,就是指制作道符者在日常的修持中,于静定胎息中,体认的元神与精气。当制符者的内丹修成,并达到还虚通灵的境界后,制符持咒,施法运术,便可随心所欲。
他在《道法会元》典籍中看到:
“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气,合彼之气。神气无形,而形于符,作此而彼应,此感而彼灵,果非于符乎?天以龙汉开图,结气成符;人以精神到处,下笔成符,天人孚合,同此理也。”
着者还说道:
“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纸笔,吾独谓一点灵光,通天彻地,精神所寓,何者非符?可虚空,可水火,可瓦砾,可草木,可饮食,可有,可无,可通,可变,夫是谓之道法。”
姜启发现,几乎所有的典籍都指出,符篆之术必须建立在内功丹道的基础上,否则徒有形式,毫无功验效用。
知晓了这些道理,姜启仿佛又明悟了符篆之术的又一大关键。
传统符修,皆是以精气神为体,以符篆咒诀为用,这就是符咒之道的组合与根本原则。
若想制作出强大无匹的道符,制符者的修为也必须达到相应的修为,如此才能将形成道符的字体、线条、图案和符号等符文,完美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这些因素的“聚形”或“合形”。
姜启再次于制符一道上有了感悟,他在符修一途上更加有信心行得更远。
他随后又开始在脑海中翻阅典籍,试图收集那些与传统道符密切相关神只的名箓和咒语。以便为己所用,进一步完善符箓的制作,使之更加完善与强大。
他最终竟然在云台宗藏书楼所强记的众多典籍中,找到了有关名箓的一些典籍。
姜启发现,所谓箓确实是仙家用以记录有关自家神只以及十方神仙的名录,实际上就是召役自家神吏,施行道法的牒文。
他在《受箓次第法信仪》和《云台问答》的典籍中,了解到这些神只是有阶品之分的,但视其着者不同,分级方法不同,有的将神只分为二十四阶品,有的则细分为三十三阶品。
制符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需求,将这些神只的名箓,结合符文,画在符纸上,形成完整的符箓,以发挥出更大的威力,若是再辅之以咒语,则威力增幅更大。
姜启通过参研,知道所谓咒语,无非就是在激发符箓的瞬间,喊出神鬼的名字以及所使用招法的名称。
这些咒语所用语言,可以是大众语言,也可以是方言,甚至可以是昵称,只要神鬼听懂就行。
回想之前,他听赶尸的魏老念咒时,那叽里哇啦的语言看似晦涩难懂,实则正是窑头方言的运用,这让他对咒语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建立在这些感悟和研练的基础上,姜启的制符水准又提升了不少,他现在已能够制作出八阶黑符!
还有一件令他意外的事情发生,在他感悟制符之道的过程中,他的修为竟然突破至炼气境中期,这也是他制作八阶黑色雷殛符成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