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这话底气不足(1/2)
郭襄听了,对他很是敬佩,虽然她觉得这人的武功不行,但为人处世很赞。
再说龙王庙,这庙可不小。它是当地的头号势力,手下有几千亩良田,管理账目的人都忙不过来。庙里还有几十个小庙,每天来烧香的人都排成长队。节日期间更是人挤人,连走路都难。
不过最近因为朱雄英的事,外面的人都不敢乱跑,来庙里的人少了,连和尚都不愿开门。文才和胖才本想进去看看情况,但庙里的和尚举动太怪异了。文才觉得这是因为外面乱,普通人都不敢出门,这也正常,大家都是怕死的。
外面到处都是军队在活动,具体大明朝的兵到底什么样,咱也不细说了。
不过蒙古帝国的军事力量那是真强,大家都晓得。
现在大宋和蒙古对着干,已经快四十年了,双方也算摸透了彼此。
这些年不知道死了多少宋朝大军,更别提地方的老百姓了。
这蒙古一向以杀城闻名,每攻下一城,就屠光百姓。
可眼下他们的光州被占了,忽然又听说大明军来了,还可能把蒙古赶走。
最后局势会怎么样,老百姓谁也说不准。
普通百姓能做的,就是待在家里别乱跑。
说起来文才和胖财主胆子真大,这种时候还敢在外头晃悠。
但他们发现龙王庙有点不对劲。
龙王庙势力不小,但也得养活很多人。
每天花销肯定不少。
按理说,这么多人来求神拜佛,庙里的和尚该巴结才是。
可现在和尚们竟然拒收香火钱。
文才和胖财主想去庙里,却被拦住。
前院都进不去,文才就建议去后山看看。
前边的大殿供的是天上的神仙,后山的小庙却供本地有名气的法师。
外地人听都没听过这些法师,但本地人信他们。
据说这些法师原本是普通人,后来成了仙。
所以他们对本地人特别照顾。
本地人在后山的小庙拜一拜,感觉更灵验些。
在文才看来,去后边的小庙拜祭跟前面的一样。
两人走到小庙时,却发现门也关着。这让他们有点发愣。不过既然来了,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就进了附近亭子里歇息。
山上竹子不少,加上龙王庙本身有钱,把周围竹林修整得很好,从亭子里往外看风景还不错。
这时文才忽然问叛才主席刚才说的事,问是不是广州的官员真要投靠大宋朝廷了。
其实这事让文才心里很震惊,尽管他是江湖人,但对朝廷感情深,觉得蒙古人的行为就是外族入侵。他无力对抗蒙古,如今听说光州可能回归大宋,自然兴奋。
看到王才感兴趣的模样,胖财主显得很得意。
“要是你消息灵通,该知道大明军已到盘古湖了。”
“据说朱雄英的部队也要过长江攻打蒙古。”
“这本是朝廷的事,跟普通百姓关系不大。但因长江阻碍,他们想过河。”
见文才似不懂内情,胖财主很高兴,总算有个机会在文才面前卖弄了。
“首先,大明军急需船。”
“他们没船,只好跟当地县衙联系,想从乡绅手里借。”
“那些乡绅迫于压力,也只能配合。”
“这事嘛,也算不上稀奇,对不对?”
“可实际情况呢,却有点儿不同了。”
“首先呢,咱们的光州本来就是大宋的地儿。”
“就因为出了些意外,这才让那些蒙古人占了去。”
“既然大宋这边冒出了这么厉害的帮手,很多人就觉得,过不了多久,光州准能重新归到大宋怀抱里。”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也只能主动跟大宋联系,做做内应,到时候要是大宋赢了,帮过忙的人自然能得到不少好处。”
“而且啊,咱们本就是大宋的子民,对中原朝廷的感情一直很深。心里头早就想回去啦。”
“我这么说吧,在民间现在冒出好多组织,都在琢磨怎么对付蒙古人的军队呢!”
胖财主说完这些话,文才沉思了一会儿才开口:
“原来情况是这样啊!”
“看来事情比我想象得乐观多了!”
胖财主听了更高兴。
“那当然啦!要是再等段时间……”
“说不定哪天,咱们光州就成大宋的地儿了!”
胖财主回头看了文才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