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经得起调查(1/1)
高正道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停职检查书:\"这是我2038年的亲笔检讨。当时引进的扶贫企业存在环保隐患,我申请停职三个月,带着团队去浙江考察光伏农业。\"纸张翻动间,一张泛黄的车票掉了出来——那是他当年挤绿皮火车去衢州的凭证。
与此同时,百公里外的省公安厅物证室,祁东方正陪着巡视组核查\"砂霸\"案件卷宗。当翻到证人证言部分时,一位年轻组员突然挑眉:\"祁厅长,这里有段笔录提到嫌疑人曾暗示您父亲的背景?\"
祁东方的手指停在卷宗某页,那里用红笔圈着一行字:\"你知道我背后是谁?\"他拉开抽屉,取出那块锁了十年的名表,表链上还缠着当年抓捕时被扯断的警号牌碎片:\"我当场回了这句话——'你背后要是有影子,我这盏警灯就把它照灭'。审讯室的监控应该还在,你们可以调阅。\"
雨越下越大。高正道在巡视组驻地看到一份特殊的档案:他的廉政记录里夹着一张皱巴巴的收款收据,金额300元,事由是\"村民土炕住宿费\"。那是三年前在吕梁村调研时,因乡招待所床位紧张借住农家,临走时硬塞给老大娘的钱,后来被退回并附上了自产的小米。
\"高书记,有群众反映您常去街边吃早餐?\"王组长突然笑了,手里晃着几张照片——照片里,穿夹克衫的高正道蹲在早餐摊前,和卖包子的大爷聊得热络,蒸汽模糊了他的眼睛。
\"您试试李大爷的糖糕,\"高正道从公文包里掏出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几枚还温热的糕点,\"他儿子去年考上大学,学费还是我帮着联系的助学贷款。\"
傍晚时分,祁东方的警车停在临城养老院门口。巡视组的车悄悄跟在后面,透过雨幕看见他熟稔地推开厨房门,系上围裙给老人们盛汤。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奶奶拽住他的袖子,往他兜里塞了颗水果糖:\"小祁啊,该找对象啦。\"
回到办公室,祁东方打开手机相册,里面存着27位孤寡老人的照片,每张\"。屏幕亮起时,锁屏壁纸晃过——那是他和父亲唯一的合影,摄于1998年的六一儿童节,那时父亲还穿着警服,怀里抱着举着的他。
深夜的省委大楼灯火通明。高正道在备忘录里写下本日待办:跟进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进度、协调社区医院中医坐诊排班。笔尖顿了顿,又添了句:\"给光明区拆迁户老陈打电话,问他孙子的白血病治疗情况。\"
隔壁办公室,祁东方正在审核智慧反诈系统的升级方案。电脑右下角弹出条消息,是辖区内一位留守儿童发来的:\"祁叔叔,我的中考成绩出来啦!\"他立刻回复了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附带一段话:\"好好准备高中入学,需要什么学习资料随时告诉我。\"
雨停了。巡视组的临时会议开到凌晨三点。王组长看着面前两摞厚厚的核查报告,手指敲了敲高正道的廉政档案:\"你们注意到没有?他连扶贫企业退回的贿赂款,都详细记录了银行账号和退款时间。\"
\"祁东方更有意思,\"另一位组员推了推眼镜,\"他的个人物品扣押记录里,甚至有中学生捡到的钱包——那孩子说'警察叔叔连零钱都数得清清楚楚'。\"
晨光爬上窗台时,高正道和祁东方几乎同时走出大楼。前者兜里装着半块馒头,后者口袋露出一角给老人买的降压药。他们在台阶上擦肩而过,目光交汇的瞬间,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某种相似的东西——那是穿透父辈阴影的光,是把权力放进制度铁笼的钥匙,更是刻进骨血里的,对\"人民\"二字的敬畏。
巡视组撤离那天,汉东的天空格外湛蓝。高正道在办公室接待了光明区的拆迁户代表,老大娘往他手里塞了袋自家种的青菜,反复念叨:\"你比你爸强,强多了。\"而祁东方正在岩台市的小学讲反诈课,孩子们举着画着警徽的卡片喊他\"祁叔叔\",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肩章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
有些路,注定要有人用脚步重新丈量。当父辈的背影消失在历史的雾霭中,他们站在时光的镜子前,终于看清了自己该成为的模样——不是权力的继承者,而是人民的公仆,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照进黑暗的那束光。
调查结果一出来,那可就清清楚楚地表明,高正道和祁东方这两人,在自己的位子上,一直守着当官的本分,不贪心,不占公家便宜,一门心思都扑在为老百姓做事上。
就说高正道,负责城市建设和发展这些事儿,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给他塞好处,可他眼皮子都不带动一下的。每项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决策,那都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头一位。就拿老旧小区改造这个事儿来说,他一趟趟地往小区跑,亲自去看情况。从选材料到施工质量,他都盯得紧紧的,就怕有人偷奸耍滑,坑了老百姓。经过改造,小区环境大变样,老百姓住得舒舒服服的,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祁东方在公安系统也是一把好手,执法那叫一个公正严明。碰上那些黑恶势力,想用钱或者找关系来摆平事儿,他根本不吃这一套。不管案子有多难,他带着手下的人,咬紧牙关查到底。这些年破获的重大案子一个接一个,把汉东的治安搞得稳稳当当,老百姓晚上出门都觉得踏实。
这俩人做的这些好事儿,汉东的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他们那是打心底里的佩服和敬重,威望那不是一般的高。走在大街上,随便拉住个老百姓问问,都能听到对他们的夸赞,说他们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官。
以前啊,官场上有些人闲着没事儿,净传一些关于他俩的风言风语,说什么暗地里搞小动作,捞好处之类的。可巡视组的调查结果一出来,这些谣言就像被太阳晒着的雪,一下子就没了影。那些传谣言的人,也都知道自己理亏,不好意思再提这事儿了。现在汉东官场的风气可好了,官员们都以高正道和祁东方为榜样,一门心思地琢磨着怎么给老百姓办实事,汉东眼看着就要越来越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