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法师(2/2)
李承乾顿了一顿,皇帝对初始化他还有情义,想想也是,没有情义,初始化的他哪里敢那么造次,单凭那句“小李后”就足以让皇帝恼羞成怒杀人。
“朕可以给他封王,不做太子,只做朕的儿子。”
李承乾摇摇头,“陛下,您始终都是君,哪怕不做太子,另一个我也不可能放下芥蒂,把您当做一个父亲,那样做太危险了。”
罢了,不说这个话题,李世民说起早朝上的事情,“早朝朕已经下诏,尉迟恭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尉迟宝琳为明威将军,出征高昌。西州设立之后,以张亮为刺史,杜荷为太守,负责善后事宜。”
尉迟宝琳单纯过去刷经验,回来调入京任职,也有军功能服众。
刺史是军政长官,太守是行政长官,张亮深谙地方治理之道的,杜荷若不能胜任太守,也还有张亮兜底。
尉迟宝琳或者杜荷,都是崇贤馆在编人员,皇帝这一番安排,是在为他培养班底。
“陛下的苦心,臣都明白,谢陛下。”
李世民沉默良久,“若不是骑虎难下,朕更希望另一你回来。你做你的高明,肆无忌惮同高先生和付先生撒娇,享受你的岁月静好。朕好好疼爱承乾,像贞观七年之前那样疼爱他,弥补我们父子的遗憾。
此前为了解释这一身突如其来的学识,对群臣说的是梦中得仙人指点,一夜开悟。承乾,你是太子啊!有仙家点化太子,传达出去的信息就是上天对大唐社稷的认可与维护。若你突然没了这一身学识,就等于上天收回了对大唐的认可,这个后果太严重了。”
李承乾点头,这正是他要回来的理由,他留下的烂摊子太大了。
“怪朕,你一开始是藏拙,若朕一开始不拿太子妃和象儿逼着你,你就可以和朕的另一个承乾各回各位。朕的另一个承乾,完全可以胜任帝国的太子。”
李承乾不语,若没有这一身学识,不能为帝王所用,皇帝,还会说曾经的承乾太子,是一个合格的太子吗?
“现在是贞观十三年,若臣一直藏拙,您这个时候应该在洛阳,赦免魏王封邑上的死囚,为魏王积攒名望。还会说出那句话:人生寿夭难期,万一太子不幸,安知诸王他日不为公辈之主!何得轻之!”
李世民呼吸一滞,无论是承乾还是转世后的承乾,这句话已然成了扎在承乾心里永远的刺。
“你好好休息,朕先回甘露殿去了。”
送走皇帝,李承乾唤了宫人进殿摆膳,睡了大半日,他早就饿了。
晚上睡不着觉,李承乾命人去拿了李象的功课过来。他不在的日子里,李象自学的成果很是不错,可以给李象安排难一些的题目了。
歇了两日,身体逐渐缓过来,四月份正是插秧的时间,李承乾将宜春苑里的秧苗重新移栽。
太子詹事、东宫三少先后前来探望,李承乾从李靖和魏征眼底看到了老母鸡看小鸡仔的感觉。
李承乾看明白了,皇帝那句“瓷娃娃”彻底定位了他在群臣眼里的形象,一个脆皮大法师。
他的名声,就这么被败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