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太原沦陷(2/2)
师长点头,又想起了总部的任务。
“去给
地方要大,最好能像越王勾践那样,找个藏兵洞出来。”
“是!”
正如他们的分析一样,太原正面战不容乐观。
第二战区长官做了布置,派遣由忻口撤下来的部队进驻太原北郊阵地,派遣娘子关撤下的部队防守太原东郊。
派遣刚到达太原的增援部队第13军进军榆次,派遣第35军等残损的7个旅进城休整,同时担负城防任务。
然而就在中国军队尚未部署完毕之时,日本空军与机械化部队就跟踪扑来。
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国军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处在了日军的快速攻击之下,部队秩序立即陷入混乱,开始再次溃退。
至此家国危难之际,也有无数热血男儿挺身而出,哪怕丧生于洪流之中,也用自己的性命撑起了家国大义。
太原城外,
一个个冷冰冰的名字被刻在了石碑上,
董冰,杜立行,曹堂主…甚至还有一个蒙古汉子叫做齐乐朝门,纷纷为国捐躯,死在了太原保卫战。
(作者真良心,一章死了四个书友,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烈士的身份了)
11月5日,东路日军侵占了榆次,另一路日军也于次日快速到达太原城外,两面日军开始合力攻城。
守城战斗进行到头天晚上时,中国守城官兵仅存2000余人。
日军连续3天猛烈攻城,终于在的第三天夜里,北城被攻陷。
虎将见大势已去,于是集合守军开始向西山突围。
太原,就此沦陷。
随后,日军一部渡过汾河占领交城县,主力则沿同蒲路经榆次南进,直至太谷、平遥、汾阳一线才停下脚步。
国军退守子洪镇、侯岭等处,整顿补充。
就在太原沦陷后不久,老爷子亲自带着新一团埋伏在正太线铁路。
这一次全团出动,就算是炊事班的伙夫也跟着出动了。
无它,老爷子又有了大行动。
等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很久了,部队经过整合之后,已经发展到了1800余人。
人数达到这个规模之后,老爷子又将部队进行了整编。
一营长郭伟,二营长李仇,三营长秦怀仁。
机枪连和炮兵连合并,称之为重装营。
营长王天晴,副营长王承柱。
马甲担任通讯连连长,全团大半的自行车和马匹都归他管理。
还有职位没怎么变动的,
后勤营营长罗骁,侦察连连长刘越,
因为,延安的政工人才已经送到了。
十个政工人才,全部被老爷子暂时降级使用,安排到排级当副排长。
等完成考察之后,在确认谁晋升为指导员,谁晋升为教导员。
一个是连级,一个是营级,这区别可大着呢。
至于政委的人选也下来了,应该说不能称之为政委,至此国共时期的时候,
(其实在1937年到1938年有一段空窗期。
受南京方面的影响,部队在这个时间里面没有设政委,但是这也难不倒咱们,可以弄参谋长和副团长呢。
对外怎么叫,对内怎么叫,还不是咱们自己说了算?)
老爷子的新任政委兼副团长确认下来了,姓龙叫做龙近水,
二十八岁,喝过洋墨水,参加并组织过学生运动。
小龙政委在苏联留过学,其特点就是他那一双皮鞋,
他在苏联读的军校,其中的毕业作业就是要求皮鞋必须擦的亮,否则都不给他结业。
小龙同志,会苏联话,算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政工人才。
【恭喜恭喜,花落龙同学家,作者君这么好,怎么会卸磨杀驴呢!
桀桀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