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2章 成汤之后的故事

第12章 成汤之后的故事(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练武十年,突然觉醒了女神系统 网游之匠艺人生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单纯校花重金求子?我直接应聘接单 人间风华 皮尸疑云之灵异惊现 拿错剧本投错胎 洪荒:九九人皇,从复制词条开始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搞定夏桀后,成汤带着伊尹回到亳地,屁股还没坐稳就召开了“商朝首届诸侯代表大会”。地点选在东郊渠边,理由很任性:“渠边空气好,还能让诸侯看看咱们的基建成果。”伊尹在旁边翻白眼:“老板,你就是想显摆新修的渠网吧?”

成汤踩着翼石讲台,挥着耒耜开场:“各位诸侯老铁,咱们商族能赢夏桀,靠的不是青铜剑,是你们手里的翼石锄!”诸侯们看着渠中清澈的水流,纷纷点头。成汤接着说:“现在天下归商,咱们得定规矩:第一,别搞虚的,给百姓办实事;第二,勤力干活,谁摸鱼就扣贝壳币;第三,别学夏桀搞暴政,不然我让伊尹把你扔进鼎里炖了——他最近新学了糖醋暴君的做法。”

说到兴起,成汤指着渠边的四渎示意图:“看这江、济、河、淮,当年大禹皋陶修了一辈子,咱们得接棒。后稷教种地,咱们得让每块田都长粟米。当年蚩尤搞乱百姓,结果被上天拉黑,你们可别步他的后尘!”诸侯们听得热血沸腾,东夷首领玄烈举起贝壳币:“汤老板,我们东夷以后就跟着你混,渠务工程带我们玩!”

伊尹躲在幕后狂记笔记,把成汤的话整理成《汤诰金句100条》:

“渠清则民清,渠浊则官浊”

“百姓的笑脸,是最大的天命”

“少搞青铜鼎,多修灌溉渠”最绝的是成汤说“不道,毋之在国”,伊尹翻译成“职场pUA滚出商朝”,后来成了商朝官员的口头禅。

成汤规定新历法从渠务工程启动日开始,每年三月定为“基建月”,全国停工修渠。日历上印着翼石图案,每个节气配一句渠务口诀:“春分挖渠,秋分护渠,冬至补渠,夏至庆渠”。最贴心的是给农民发“渠务日历表”,把种田和修渠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百姓都说:“比夏桀的酒池日历靠谱多了。”

成汤觉得夏朝的玄色太暗沉,改成白色——不是为了时尚,是因为白色耐脏,适合下地干活。上朝时大臣们穿着白麻衣,扛着翼石锄,活像一群渠务专员开会。成汤自己带头穿打补丁的白衣,伊尹劝他注意形象,他说:“补丁是渠务勋章,比夏桀的黄金甲有面子。”

以前夏朝晚上开派对,商朝改成白天朝会,晚上全体官员去修渠。成汤发明“渠务绩效考核”,官员KpI和渠务成果挂钩,修渠质量差的被贬去放羊。有个贵族抱怨:“我们可是世袭爵位!”成汤冷笑:“在商朝,爵位是翼石刻的,不是青铜铸的,干不好就滚蛋。”

成汤临终前,拉着伊尹的手说:“我走后,渠务工程不能停,太甲这孩子...”话没说完就咽气了,手里还攥着半块翼石。伊尹看着成汤床头的耒耜收藏,哭着对太丁说:“你爹到死都想着修渠,咱们得把商朝建成'渠务帝国'啊。”

太丁继位三天就挂了,外丙上位三年也走了,中壬撑了四年也没挺住。伊尹看着这三位短命君主,感觉在玩“王位过山车”,只好亲自摄政,每天带着贝壳账本和渠务日志上班,累得黑眼圈比翼石阴影还深。诸侯们私下议论:“伊尹这是从cEo变成摄政王,商朝怕不是要变'伊尹王朝'?”

太甲是成汤的长孙,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继位时抱着青铜玩具鼎不放:“伊尹爷爷,我要建更大的酒池!”伊尹拍案而起:“你爷爷当年砸了夏桀的酒池,你还要建?去桐宫反省!”直接把太甲流放到成汤陵墓旁的桐宫,美其名曰“渠务特训营”。

太甲在桐宫的第一天就崩溃了:住茅草屋,吃糙粟饭,每天还要跟着守陵人老吴修渠。老吴边锄地边唠叨:“这渠是你爷爷当年带着百姓挖的,每块翼石都刻着工匠名字。”太甲踢着翼石发脾气:“我是天子,凭啥干这种粗活?”老吴冷笑:“天子?你爷爷当年也是从扛耒耜开始的。”

某天暴雨冲垮渠堤,太甲跟着老吴冒雨抢修,泥浆溅了满脸。他突然发现一块翼石上刻着“成汤”二字,老吴说:“这是你爷爷亲手刻的,当年他为了修渠,手磨出的血泡比你的玩具鼎还大。”太甲摸着翼石上的刻痕,第一次觉得爷爷的形象不再是祠堂里的青铜像,而是个会流血流汗的渠务老匠。

伊尹每周派渠务专员来检查太甲的修渠成果,看着报告上的进步:“第一周:摔碎翼石锄;第二周:学会看水位;第三周:独立修复小渠”,终于露出笑容:“熊孩子终于长大了。”他偷偷在桐宫布下“渠务监控”——其实是让老吴每天写《太甲改造日记》,比甲骨文还详细。

三年后,太甲抱着自己修的翼石锄来找伊尹:“伊尹爷爷,我知道错了,治国就像修渠,得弯腰干活,不能只动嘴皮子。”伊尹老泪纵横,当场宣布:“商朝cEo正式复位!”太甲继位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爷爷的耒耜供在渠务博物馆,旁边配上自己的修渠日记。

渠务实名制:所有新修渠段必须刻工匠和监督官员的名字,连太甲自己都带头刻了“太甲监工”。

德政十二条:减税、免税、奖励垦荒,每条都配上翼石漫画,百姓看得懂记得牢。

贝壳币改革:发行“太甲纪念币”,背面刻渠务图案,比夏桀的青铜币保值多了。

东夷玄烈来朝见,看见亳地的渠网如玄鸟展翅,感叹:“当年跟着成汤老板修渠,现在跟着太甲老板致富,商朝渠务YYdS!”三苗蚩尤的后代带着竹器来换贝壳币,发现商朝的渠边竹林比三苗的还茂盛,从此成了商朝渠务的忠实粉丝。

沃丁继位时,伊尹已经是个颤巍巍的老头,临终前把渠务手册和贝壳账本交给咎单:“记住,渠务是商朝的命根子,贝壳币是百姓的定心丸。”葬礼那天,亳地百姓自发带着翼石来送葬,墓碑上刻着“渠务总设计师伊尹之墓”,旁边还埋着他用过的青铜鼎——里面装着没写完的《咸有一德》手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欺我孤女?摄政王撑腰炸全家 离婚夜,他宁做亡夫,不做前夫 闭眼当天,渣老公要给白月光一个归宿 春夜失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