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53章 赤旗西进:从砀郡长到关中王的谋略逆袭

第53章 赤旗西进:从砀郡长到关中王的谋略逆袭(1/1)

目录
好书推荐: 练武十年,突然觉醒了女神系统 网游之匠艺人生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单纯校花重金求子?我直接应聘接单 人间风华 皮尸疑云之灵异惊现 拿错剧本投错胎 洪荒:九九人皇,从复制词条开始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秦二世三年的彭城,楚怀王熊心盯着地图上项梁战死的定陶,手心里全是汗。项家军的主力刚被章邯击溃,这个曾经被项梁从牧羊圈里拎出来的楚王,此刻终于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他连夜将都城从盱台迁到彭城,把项羽和吕臣的军队收归自己指挥,又封刘邦为武安侯,让他带着砀郡兵西进关中。表面上是委以重任,实则是想让这个沛县来的“宽大长者”去啃秦军这块硬骨头,而把项羽派去救赵,免得这个杀星留在身边不好控制。

当项羽听说怀王不让他西进关中,气得砸了帅帐里的青铜灯。这个刚在巨鹿破釜沉舟的猛将,满脑子都是为叔父项梁报仇,却被怀王的老臣们泼了冷水:“项羽为人僄悍猾贼,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让他入关只会激起秦人的死战。”老臣们没说出口的是——项梁已死,若再让项羽掌握西征军,楚王室恐怕真要变成项家的傀儡了。

刘邦接到西进命令时,正在砀县大营啃烧鸡。他擦了擦嘴,心里明镜似的:怀王这是玩平衡术呢,把凶神恶煞的项羽支去河北,让自己这个“长者”去收揽秦地民心。但他不在乎,反正自己从沛县起兵就没靠过贵族身份,靠的就是“约法三章”那套收买人心的把戏。他拍了拍萧何的肩膀:“老萧,咱这次西进,别的不说,先把‘不屠城’的旗号竖起来,让秦人知道咱和项羽那小子不一样。”

当时的秦军虽说在巨鹿被项羽打得元气大伤,但关中仍是铁板一块。陈胜、项梁先后败亡,让诸侯们患上了“恐秦症”,谁都不想先入关送死。只有项羽喊着“跟我杀进咸阳”,可怀王和老臣们心里清楚:项羽的暴脾气,只会让秦人同仇敌忾。反观刘邦,一路收编陈胜、项梁的散卒,走到哪儿都先贴告示“禁止抢百姓一针一线”,活脱脱一个“秦地解放者”的形象,这不就是现成的“仁义之师”吗?

刘邦在高阳遇到郦食其时,正翘着脚让侍女洗脚。这个六十岁的老儒生一进门就甩脸色:“您要是想灭秦,就不该这么没礼貌地见长者。”换作项羽,早把这老头拖出去砍了,可刘邦立刻跳起来整理衣服,恭恭敬敬请郦食其上座——他太知道“士人”的嘴有多厉害,当年吕公相面靠的是脸,现在打天下靠的是嘴。

郦食其果然没让他失望,献上“袭陈留,得积粟”的计谋。刘邦一拍大腿:“就喜欢你这种办实事的!”立刻封郦食其为广野君,让他弟弟郦商带兵攻陈留。这一仗不仅得了秦军的粮仓,更让天下儒生知道:跟着刘沛公,既能吃饱饭,还能受尊重。后世有人说郦食其是赌徒,赌刘邦能成大事,其实刘邦又何尝不是赌徒?他赌的是秦地百姓受够了严刑峻法,赌的是自己比项羽更懂“人心比刀剑更硬”。

打到南阳宛城时,刘邦本想绕过坚城直奔咸阳,张良却拉住他:“您忘了项梁怎么死的吗?后方不稳就敢孤军深入?”于是他玩了手“暗度陈仓”,夜里悄悄绕回宛城,第二天清晨让士兵换上秦军旗帜,把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南阳守将吓得要自杀,门客陈恢却翻墙来谈条件:“您不是和诸侯约好了‘先入咸阳者王’吗?现在宛城百姓怕投降后被屠,才死守城池。您要是封郡守为侯,让他继续守城,其他城池听说后肯定争着开门投降。”

刘邦当场拍板:“就这么办!”不仅封南阳守为殷侯,还赏给陈恢千户。这招“以秦治秦”太妙了,西进路上的城池听说投降能保官保财,纷纷开城门迎沛公。后世读史至此,总说刘邦善用权谋,却不知这背后是他摸透了秦吏的心思——他们怕的不是换个主子,怕的是丢了饭碗和脑袋。

汉元年十月,刘邦的军队比项羽早两个月抵达霸上。秦王子婴坐着白马拉的素车,脖子上系着绳子,捧着传国玉玺投降时,诸将都喊着“杀了他祭旗”,刘邦却摆摆手:“怀王派我来,就是因为我宽容。人家都投降了,再杀就是不祥。”这话半真半假,真的是他想立“仁德”人设,假的是他心里清楚:杀了子婴,秦地百姓只会更恨他,不如留着这个“投降范本”,让天下人看看他的胸襟。

他走进咸阳宫,看着堆积如山的珍宝和花枝招展的宫女,喉咙直发紧——当年在咸阳当徭役时,连宫门都不敢多看一眼,现在却能随便逛皇帝的寝宫。樊哙和张良赶紧拉住他:“您是想做富家翁,还是想夺天下?”刘邦挠了挠头,立刻下令封府库、闭宫室,还军霸上。这一退,退得太妙了——既显示了对秦王室的尊重,又让士兵们知道他志在天下,不是来抢钱抢女人的流寇。

刘邦把秦地父老豪杰召集到霸上,说了段载入史册的话:“乡亲们被秦的苛法折磨太久了,以后咱就三条规矩: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法全废除!”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却戳中了秦人的痛点——秦朝的法律细如牛毛,说话不小心就可能被砍头,现在刘邦一把火烧了法律竹简,只留三条底线,等于给秦人松了绑。

他还特意不让百姓送牛羊酒食:“粮仓里有的是粮食,不能让大家破费。”这招“欲擒故纵”比项羽屠城高明太多——秦人一看,这沛公不抢不杀,还替他们省钱,哪像楚军动不动就屠城?于是“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的呼声传遍关中,刘邦用最低的成本,买了最值钱的民心。

《史记》里写刘邦西进,用了“收陈王、项梁散卒”“遇彭越”“夺刚武侯军”等细节,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他一路收编残兵,靠的不是武力碾压,而是“长者”名声。对比项羽“所过无不残灭”,司马迁用隐性的对比,点明了刘邦胜利的关键: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可能没想到,他在霸上随口说的三句话,竟成了汉初“无为而治”的先声。萧何后来制定汉律,就是在这三章的基础上做加法,既保留了秦制的高效,又去掉了苛酷。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以仁政换民心”的套路,让后世帝王明白:打天下不能只靠刀剑,还得靠“政治作秀”和“制度红利”。

楚怀王那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本想制衡项羽,却成了刘邦称帝的法理依据。当项羽后来撕毁盟约,分封诸侯时,刘邦立刻打出“讨逆”大旗,因为他手里握着“怀王之约”这个道义制高点。政治斗争从来如此,表面的规则不重要,谁能把规则玩出花,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刘邦的西进之路,本质上是一场“扮猪吃老虎”的逆袭。他没有项羽的万夫不当之勇,却有比项羽更通透的人性认知:知道秦吏想要保住官位,知道百姓想要安稳日子,知道儒生想要被尊重,甚至知道怀王想要制衡项氏。他像个高明的裁缝,把各种人的需求缝成了自己的战袍,让自己从一个沛县亭长,变成了秦地百姓眼中的“救世主”。

当他在霸上拒绝百姓的牛羊酒食时,当他宽容接受子婴投降时,当他说出“约法三章”时,他完成了从草莽英雄到政治领袖的蜕变。这一路西进,没有巨鹿之战的惊天动地,却藏着比军事胜利更重要的真相——真正的王者,从来不是靠武力征服土地,而是靠人心征服天下。项羽在河北杀得血流成河,刘邦在关中笑得人心所向,胜负的种子,早在他们选择不同的西进策略时,就已经埋下了。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欺我孤女?摄政王撑腰炸全家 离婚夜,他宁做亡夫,不做前夫 闭眼当天,渣老公要给白月光一个归宿 春夜失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