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22章 曹魏宗亲铁血传奇:从盲眼将军到千里驹的血色荣耀

第122章 曹魏宗亲铁血传奇:从盲眼将军到千里驹的血色荣耀(2/2)

目录
好书推荐: 练武十年,突然觉醒了女神系统 网游之匠艺人生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单纯校花重金求子?我直接应聘接单 人间风华 皮尸疑云之灵异惊现 拿错剧本投错胎 洪荒:九九人皇,从复制词条开始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太和六年(232年),曹洪临终前把子孙叫到床前:\"吾一生吝啬,却把钱都给了军队。记住,曹家的富贵,是刀尖上舔来的,不是守财守来的。\"他死后,家人打开金库,发现只有几箱旧铠甲,竟无余财——原来他的吝啬,只是对自己人。

兴平二年(195年),十四岁的曹休背着母亲,在荆州的乱军中辗转。父亲的棺木早已遗失,他只能用草席裹着母亲,一路乞讨到吴地。听说曹操在兖州起兵,他改名换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谯县见到叔父。

曹操摸着他的头落泪:\"吾家千里驹,竟吃此等苦。\"从此他与曹丕同吃同住,成为虎豹骑的副将。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他首次独立领兵,在下辩大破吴兰,逼退张飞——千里驹的第一战,就震惊天下。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孙权,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在洞浦遭遇吕范的水军,他望着江面的吴船,突然想到当年汴水的破船:\"今夜,让吴军尝尝火攻的滋味!\"

千艘油船趁着月黑顺流而下,曹休亲率虎豹骑在下游登陆。当第一艘火船撞上吴营,江面瞬间被火光映红,吕范的楼船在火海中倾斜,吴军士兵纷纷跳江。曹休带着骑兵冲杀,斩吴将数员,江水被染成红色——这一战,让孙权不得不向曹魏称藩。

太和二年(228年),曹休中周鲂诈降计,十万大军深入石亭。陆逊的伏兵四起时,他望着漫山遍野的\"吴\"字旗,突然想起当年汴水的破船——原来人生,终究要还当年的债。

吴军追击时,他亲自断后,铠甲上的箭簇比定军山的夏侯渊还多。回到许昌,他上书请罪,明帝却安慰:\"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他躲在府中,每日擦拭洞浦之战的佩刀,终于在某个深夜,背疽发作而亡——他用死亡,守住了名将的最后尊严。

建安二年(197年),十六岁的曹真在许昌郊外打猎,突然遭遇吊睛白额虎。随从吓得四散,他却张弓搭箭,连射三箭,老虎应声倒地。曹操听闻,拍着他的肩膀:\"虎豹骑,以后由你带!\"

虎豹骑在他手里,成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王牌。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他率虎豹骑破刘备别将于下辩,斩首五千级,刘备的义子刘封望风而逃;黄初三年(222年),他督诸军围江陵,夜渡长江烧吴船,逼得诸葛瑾败退——这支特种部队,在他手中达到巅峰。

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围祁山,三郡响应。曹真督诸军屯郿县,诸将皆忧,他却笑道:\"亮必取街亭,吾已遣张合往矣。\"果然,马谡失街亭,诸葛亮退军。更绝的是他预判:\"亮下次必出陈仓。\"亲自监督郝昭筑城,囤积滚木礌石。

次年春,诸葛亮果然率十万大军攻陈仓,却被郝昭挡在城下二十日。当诸葛亮看到城楼上的曹真旗帜,长叹:\"吾算到了天时地利,却没算到曹子丹的先手。\"陈仓之战,成为诸葛亮北伐中唯一一次未克之城。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上表伐蜀,率大军从子午道入。栈道险绝,他亲自扛着木料开路,士兵们看着大司马与他们同甘共苦,无不感动。但连续三十日暴雨,栈道断绝,粮草难继。

退军时,他望着秦岭的云雾,突然吐出一口鲜血——不是因为劳累,而是知道自己再也没机会完成灭蜀大业。回到洛阳,他病卧在床,明帝前来探望,他抓住皇帝的手:\"臣...未能荡平蜀汉,愧对太祖...\"话未说完,已溘然长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夏侯尚任征南将军,盯着地图上的上庸,突然拍案:\"刘备留刘封、孟达守此,以为山道险难,吾偏要走险!\"他率万余奇兵,从西城小道潜入,雪夜破三郡九县,刘封败逃,孟达投降——这一战,让曹魏势力深入蜀汉腹地。

孙权称藩时,他却在给曹丕的密信中写道:\"权必有异心,宜在濡须口增兵。\"果然,不久后孙权叛盟,曹休在洞浦大破吴军,却不知这一切,都源于夏侯尚的精准预判。

黄初五年(224年),夏侯尚的爱妾被曹丕赐死,他抱着尸体痛哭三日,竟偷偷挖出棺木,对着遗体说话。曹丕听说后大怒:\"此等轻薄之举,成何体统!\"但念及他的战功,只是贬了他的官职。

从此,这位征南大将军变得恍恍惚惚,领军时常常望着远方出神。一次巡营,他竟对着军旗自语:\"你说,若我不是夏侯家的人,能否与她做对平凡夫妻?\"左右皆不敢答,唯有战马的嘶鸣,回应着这位名将的深情与无奈。

嘉平六年(254年),夏侯尚之子夏侯玄被押往刑场。这位\"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的美男子,此刻白衣胜雪,步履从容。刽子手手抖时,他竟笑道:\"早闻此刀锋利,快些吧。\"

头颅落地的瞬间,洛阳百姓突然想起,他的父亲夏侯尚曾在江陵城头,为救爱妾与曹丕决裂;他的叔父夏侯渊,战死于定军山的血色夕阳中——夏侯家的男人,终究逃不过铁血与悲情的交织。

景初三年(239年),明帝拉着曹爽的手,将幼主托付给他:\"卿与仲达,共辅少子。\"这位曹真之子,突然从贵胄公子变成帝国权臣,却没看见司马懿眼中一闪而过的寒光。

初掌权时,他还知道尊重司马懿,每逢大事必问:\"太尉以为如何?\"但何晏、邓飏等浮华党围在身边,天天灌输\"大将军当立威名\",他终于飘了:\"诸葛亮能北伐,吾为何不能伐蜀?\"正始五年(244年),发六七万兵入骆谷,却因粮草不继,民夫死难者无数,狼狈而回。

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的春风里,曹爽带着皇帝打猎,却不知洛阳城已变天。司马懿关闭城门,太后诏命传来时,他的佩刀\"当啷\"落地。

桓范冒死来投,劝他挟天子幸许昌:\"大将军手握天子,天下谁敢不从?\"他却盯着自己的玉佩发呆:\"我放弃权力,还能做个富家翁吧?\"桓范大哭:\"曹子丹英雄一世,怎生了你这等儿子!\"

归罪请死后,他在狱中收到司马懿送来的毒酒,突然想起父亲曹真临终前的告诫:\"宗亲贵胄,更要如履薄冰。\"可惜,他终究没听懂——在权力的游戏里,从来没有\"退休\"选项。

曹爽专政时,何晏等人在尚书台空谈玄学,却在私下分割洛阳桑田,甚至将先帝才人纳入私宅。司马懿政变后,从张当口中搜出谋反供词,何晏颤抖着计算株连人数,却听见司马懿冷笑:\"卿常谈‘无为而治’,今日可知,无为便是有罪?\"

夷三族的诏令下达时,曹爽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突然想起高平陵的猎场——那里的鹿,还在无忧无虑地吃草吧?可惜,政治斗争的猎网,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只猎物。

当夏侯惇的盲眼、夏侯渊的断戟、曹仁的伤疤、曹洪的旧剑都成为历史尘埃,我们才发现,这些谯县子弟的命运,早已被\"宗亲\"二字深深烙印。他们是曹操的手足,是曹魏政权的基石,却也因血缘获得信任,因血缘承受重压——曹爽的失败,不是个人的堕落,而是整个宗亲集团在权力巅峰的集体迷失。

从夏侯惇的忠,到夏侯渊的勇,曹仁的守,曹休的锐,曹真的谋,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将才\"的内涵。哪怕夏侯尚为情所困,曹洪因吝招祸,他们的功绩早已融入曹魏的血脉,成为建安时代最耀眼的将星。

陈寿说他们\"贵重于时,咸有效劳\",却也不讳言曹爽\"德薄位尊\"。但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夏侯惇的忠诚,让他成为曹魏的精神图腾;夏侯渊的冒进,为骑兵战术开创新篇;曹仁的坚守,铸就了防御战的传奇——他们的功过,早已超越了个人,成为一个时代的注脚。

当我们在史书中触摸这些名字,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夏侯惇在濮阳城上怒视绑匪,夏侯渊在定军山挥舞断戟,曹仁在江陵城头横刀立马,曹休的虎豹骑踏破吴营......他们是亲戚,是战友,是帝国的柱石,更是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将星。

他们的故事,是一部曹魏版的《英雄史诗》:有忠诚与背叛,有胜利与失败,有铁血与柔情。当最后一位宗亲将领闭上双眼,留给后世的,是无数关于权力、家族、忠诚的思考——那些在战场上飞溅的热血,那些在权谋中挣扎的灵魂,终究凝固成中华民族军事史上的璀璨篇章,供后人仰望,沉思。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欺我孤女?摄政王撑腰炸全家 离婚夜,他宁做亡夫,不做前夫 闭眼当天,渣老公要给白月光一个归宿 春夜失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