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68章 江东虎臣:十二将星的血色传奇

第168章 江东虎臣:十二将星的血色传奇(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练武十年,突然觉醒了女神系统 网游之匠艺人生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单纯校花重金求子?我直接应聘接单 人间风华 皮尸疑云之灵异惊现 拿错剧本投错胎 洪荒:九九人皇,从复制词条开始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南阳宛城的黄巾军大营火光冲天,程普的铁槊尖挑着黄巾军的\"天公将军\"大旗,铠甲缝隙间渗出的鲜血在月光下凝成暗紫。这是他随孙坚讨黄巾的第三十七战,槊杆上刻着的十九道刀痕,记录着自涿郡、宛城至阳人的每一场恶战。当孙坚拍着他的肩膀赞\"德谋勇冠三军\"时,他擦拭着槊尖的血迹,目光仍盯着远处未退的贼军:\"末将愿率死士追击,不教黄巾贼留一人。\"

初平二年(191年),阳人之战,董卓军的骑兵如黑云压境。程普护着孙坚突围,乱箭之中突然转身,铁槊横扫三名追兵,战马却被流矢射中眼睛。他滚鞍落地,顺手夺过敌军长矛,步战连杀七人,直至援军赶到。战后孙坚亲自为他包扎额角的伤口,他却笑道:\"当年在右北平追鲜卑人,可比这凶险十倍。\"

孙策东渡时,程普已年近四旬,却仍像青年般冲锋在前。建安元年(196年),横江渡口,他望着南岸张英的弩阵,对孙策耳语:\"某观敌阵左翼稍松,今夜可率二百死士衔枚渡江。\"月黑风高,他身先士卒跳上滩头,左臂中箭仍挥刀砍断敌营鹿角,待孙策主力抵达时,横江城门已悬起孙氏大旗。战后论功,他将朝廷赏赐的五百匹战马全部分给受伤的弟兄,自己仍骑那匹跟着他征战十年的青骓。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赤壁江面的晨雾中,程普的楼船与周瑜的帅船并列而行。他抚着银须,听周瑜详解火攻之策,突然以槊击舷:\"此计若成,当刻石勒功!当年讨董卓,若有这般谋略,何须让阿瞒坐大?\"作为右督,他主动承担乌林西岸的伏兵任务,麾下战船皆暗藏引火之物。当黄盖的火船冲向曹军水寨时,他的船队如离弦之箭突入敌阵,铁槊所指,敌船纷纷起火。混战中,他发现曹操的主舰企图突围,立刻换乘快船追击,直至曹军退至南郡,方收兵回营。

周瑜病逝后,程普代领南郡太守。刘备屯兵公安,数次试探南郡防务,程普却在两军交界处设置互市,对麾下将领说:\"孙刘同盟未破,不可轻启战端。\"孙权分荆州时,他主动交还印绶:\"江夏临近夏口,更需老将镇守。\"离开南郡那日,百姓扶老携幼相送,他在马上抱拳:\"程普虽去,江东儿郎必护得诸位平安。\"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突袭逍遥津。程普已年逾六旬,却坚持率军断后。他的画戟在乱军中上下翻飞,护着孙权退至逍遥津桥,桥面已断,他转身大喝:\"诸君且护主公过桥,程普在此,贼军休想前进一步!\"此战过后,他的铠甲又添三道新伤,孙权亲至帐中探望,见他正在灯下研读《孙子兵法》,不禁感慨:\"老将军尚如此勤勉,孤安敢懈怠?\"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石城县衙的烛光下,黄盖盯着面前两份账册,指尖敲打着案头的竹简:\"前月赋税少了三百石,你们当某是瞎子?\"两位曹掾额头冒汗,支吾以对。这位零陵汉子出身行伍,却在治县时展现出惊人的细致——他暗中命亲信扮作商人,查访各乡赋税,终将二人贪墨证据坐实。

升堂那日,黄盖置酒案前,笑对二掾:\"某曾说'终不以鞭杖相加',今日便请二位痛饮。\"待二人醉眼朦胧,突然摔碎酒盏:\"但军法如山,贪墨者死!\"钢刀闪过,血溅公堂,县中吏员皆两股战战。此后石城赋税分明,路不拾遗,百姓编歌谣唱道:\"黄盖治县,如霜似剑;贪墨者惧,良善者安。\"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帅帐,黄盖撩起铠甲,露出背上的新鞭伤:\"周瑜将军,此苦肉计,某愿当之。\"周瑜握着他的手,声音哽咽:\"公覆年近五旬,何苦至此?\"他却大笑:\"某追随孙将军至今,未逢如此良机,便是死在曹贼阵中,亦含笑九泉。\"

诈降船逼近曹军水寨时,东南风骤起,黄盖站在船头,看着对岸的灯火渐明,突然转身对士卒们喊道:\"男儿在世,当为国家破贼,今日便是断头台,也要踩上一踩!\"话音未落,火箭已至,他的战袍燃起,却仍咬牙点燃船上的引火物。跌落水中时,他被部将救起,浑身烧伤,却在昏迷前喃喃:\"火起了,破曹有望了......\"

战后,武陵蛮叛,黄盖以五百郡兵守空城。他命人打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饮酒,蛮军见状不敢进。待敌兵半入,突然擂鼓,伏兵尽出,斩首数百。蛮夷酋长震惊,抬着牛羊请降,黄盖却只取三牲,余者尽还:\"某只要你们不再为乱,田租赋税,一概从简。\"从此武陵蛮皆以黄盖为神,家家立其木像。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汜水关前,韩当的强弓嗡鸣,董卓军的了望手应声坠城。作为孙坚的亲卫,他的箭术冠绝全军,曾在追击吕布时,三箭连中其赤兔马的马蹄,逼得\"飞将\"弃马而逃。孙策东渡,他率先登校尉为前锋,渡江时箭矢如雨,他左手持盾,右手持矛,身先士卒登上南岸,砍倒敌兵时,盾面已插满箭簇,恍若刺猬。

建安四年(199年),鄱阳山贼据险而守,韩当率死士夜袭。他身背绳索,第一个攀上悬崖,月光下,山贼见峭壁上突然出现无数黑影,皆以为神兵天降,未战先溃。战后清点,他的左臂被藤甲兵的毒箭划伤,却笑着对孙策说:\"辽西猎人遇熊,也不过如此。\"

黄武二年(223年),韩当卧病在床,看着儿子韩综跪在榻前,长叹一声:\"我韩家自追随孙将军以来,大小百战,汝当以忠孝为本。\"韩综含泪应诺,却在孙权征石阳时,因惧怕治罪,率部曲叛逃曹魏。消息传来,韩当急火攻心,临终前紧攥孙权所赐的角弓,吐血而亡。

东兴之战,韩综作为魏军前锋,耀武扬威。诸葛恪命人取其首,悬于孙权庙前。吴军将士路过,皆以箭射其头,血流满地。孙权望着韩当的遗物,对左右说:\"义公若知其子如此,必亲手斩之。\"遂命厚葬韩当,罢黜韩综族谱,以示不齿。

建安二十年(215年)冬,濡须坞的寒风中,孙权轻叩蒋钦的营门。帐内,蒋母睡在疏帐之中,盖着打满补丁的缥被,其妻妾身着粗布衣裙,正在缝补将士的铠甲。孙权眼眶发热:\"公奕身为护军,何以清苦至此?\"蒋钦整理着案头的军报,笑道:\"末将幼时,家中常无隔夜粮,今有饱饭、有衣穿,已是天恩。\"

次日,孙权命御府送来锦被、绣帐,蒋钦却将这些赏赐分发给士卒家属。自己仍用旧物,帐中唯一的奢侈品,是孙权所赐的一把青釭剑,却也是杀敌用的兵器。他常对部下说:\"为人将者,若贪财好色,何以服众?\"

芜湖令徐盛曾因斩杀蒋钦的屯吏,与他结怨。濡须之战时,徐盛担心蒋钦报复,作战时格外拼命。却不想蒋钦在孙权面前多次举荐:\"徐盛有胆有谋,堪当大任。\"孙权疑惑:\"他曾得罪于卿,何以荐之?\"蒋钦正色道:\"为国举贤,岂容私怨?\"

徐盛得知后,亲至蒋钦营中,拔剑欲自刎谢罪。蒋钦急忙拦住:\"公若死,谁为国家守芜湖?\"二人遂结为忘年交,徐盛常对人说:\"蒋公胸襟,海纳百川,盛不及万一。\"蒋钦临终前,遗表中仍推荐徐盛接掌濡须督,孙权览表流涕:\"公奕公心,可昭日月,孤失一良将矣。\"

汉献帝建安二年(197年),宣城的晨雾里,数千山贼突然杀至。孙权仓促上马,身边卫士不足百人,山贼的刀刃已近眉睫。周泰大吼一声,扑到孙权马前,手中环首刀连劈数人,背部、腿部连中五刀,仍死死护住孙权。待援军赶到,他已昏死过去,身上十二处伤口,竟无一处要害——原来每道伤,都是他用身体替孙权挡住的。

孙策亲至床前,抚其创痕流泪:\"幼平之躯,乃为孤所伤。\"遂解下自己的御盖,赐给周泰:\"自此,此盖随卿左右,如孤亲临。\"周泰醒来,第一句话却是:\"主公无恙乎?\"

建安十八年(213年),濡须坞的庆功宴上,朱然、徐盛等将领因周泰出身低微,不肯服从调度。孙权突然起身,亲自为周泰解衣:\"诸将请看——\"烛火下,周泰的背如刀山,旧伤叠新伤,\"此身伤痕,皆为孤所受。幼平为孤,几死者数矣,岂不堪为都督?\"众将见其背无完肤,皆拜伏于地。

此后,周泰镇守濡须,魏军数次来犯,见其旌旗便退。他常对部下说:\"某不识字,只知为主公死战,为百姓守土。\"病卒前,他握着孙权的手:\"末将去后,濡须坞不可轻弃......\"孙权含泪点头,此后终吴之世,濡须始终是曹魏难越的天堑。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寿春城中,孙策初见陈武,见其身高七尺七寸,虎背熊腰,腰间配着两把铁戟,不禁喝彩:\"此真吾庐江猛虎也!\"陈武倒头便拜:\"愿随将军平定江东。\"渡江后,他督领庐江精锐,攻刘勋时,赤膊持双戟冲阵,敌兵见之皆胆寒,号为\"庐江飞将\"。

孙权继位后,常至陈武家中饮宴,与他畅论兵法至深夜。陈武妻曾抱怨:\"将军每夜不归,家中幼女无人照料。\"他却斥道:\"主公分封土地、赐予爵禄,岂敢以私废公?\"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陈武率五校兵断后。张辽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双戟上下翻飞,身边士卒一个个倒下,他的铠甲早已破碎,鲜血浸透衣襟。最后一刻,他将孙权所赐的玉珏塞进亲兵手中:\"送回主公,陈武不能再护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欺我孤女?摄政王撑腰炸全家 离婚夜,他宁做亡夫,不做前夫 闭眼当天,渣老公要给白月光一个归宿 春夜失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