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故纸堆里的杀招(1/2)
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3号法庭的空调嗡嗡作响,却驱不散七月盛夏的闷热。龙安心松了松领口,第一次穿的西装让他浑身不自在。对面被告席上,黔丰农业的律师团清一色深色西装,正传阅着一沓沓文件,纸页翻动的声音像某种示威。
"原告方,请提交补充证据。
"审判长敲了敲法槌。
龙安心看向身旁的杨律师——这位从省城请来的知识产权专家此刻额头冒汗,正疯狂翻找公文包里的文件。黔丰农业突然提出
"古歌米
"商标侵犯了他们注册的
"苗歌
"商标,这个突袭让原本准备充分的诉讼策略全乱了套。
"法官大人,请给我们五分钟...
"杨律师的声音有些发颤。
"反对!
"黔丰的首席律师立即起身,那是个梳着油亮背头的中年男子,
"原告已经拖延了两次举证期限。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
"
龙安心没听清后面引用的法条。他的目光落在被告席末端的林妍身上——她今天穿着保守的藏青色套裙,头发一丝不苟地盘起,像个规规矩矩的企业高管,只有左手无名指上那枚鸽子蛋钻戒偶尔闪过刺眼的光芒。
"龙总...
"杨律师凑过来低语,
"我们可能需要申请延期...
"
龙安心摇摇头,从内袋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已经泛黄,边缘磨损严重,上面用毛笔写着
"龙大山承包凭证
"几个字。
"看看这个。
"他将信封推给律师,
"我父亲1988年的土地承包证。
"
杨律师疑惑地打开信封,抽出里面同样泛黄的纸张。当他看清内容时,眼睛突然睁大:
"这...这是...
"
"第4页,背面。
"龙安心提示道。
律师翻到指定位置,突然倒吸一口凉气。那是一张手绘的地块示意图,右下角盖着鲜红的公社印章。在标注
"雷公坡
"的区域旁,有一行小字:
"特种紫糯米原种田,吴姓祖耕,龙大山代管
"。
"法官大人!
"杨律师猛地站起来,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变调,
"原告提交新证据!1988年凯寨生产队的土地承包档案,明确记载争议地块为传统紫米种植区!
"
法庭顿时骚动起来。审判长示意法警将证据呈上,老花镜后的眼睛仔细审视那张薄脆的纸张。龙安心注意到林妍的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紧攥着钢笔。
"这与商标侵权案有何关联?
"审判长终于开口。
"关联重大!
"杨律师恢复了专业自信,
"被告主张'苗歌'商标在先权利,但这份证据表明,原告对'古歌米'所依托的文化和农业资源,拥有跨越三十三年的持续权益!
"
他迅速展开论证:黔丰农业注册
"苗歌
"商标时,隐瞒了该名称与特定农耕文化的关联性,涉嫌恶意抢注;而
"古歌米
"品牌直接来源于龙安心承包地上的传统知识和生物资源,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先权...
龙安心只听了前半段,注意力被那张承包证吸引。父亲的字迹依然清晰,那个
"代管
"二字尤其工整——当年吴家没有适龄男丁出工,父亲便代他们承包了这片地,一管就是十年,直到外出打工潮开始。这种朴素的契约精神,如今成了对抗资本掠夺的最有力武器。
"被告方需要时间核实该证据。
"黔丰的律师突然打断。
审判长看了看表:
"休庭30分钟。
"
龙安心刚走出法庭,手机就震动起来。是吴晓梅发来的照片:务婆穿着那件嫁衣站在试验田边,身后是十几个村民组成的
"护田队
",有人举着写有
"保护传统农耕
"的牌子,有人手持苗族传统的长刀——仪式用的,未开刃。
"记者来了?
"龙安心回复。
"省台,《法制在线》栏目。
"吴晓梅很快回道,
"还有《农民日报》。小李的纪录片片段已经在网上传开了。
"
龙安心点开她发来的链接。那是小李昨晚剪辑的短片《谁在杀死我们的古歌》,开头就是务婆唱《藏种歌》的镜头,接着切换到黔丰农业机械化种植基地的紫米——穗小粒瘪,与凯寨的饱满颗粒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画面定格在夜间监控录像上:王大勇那张特征明显的脸在红外镜头下清晰可辨。
视频发布才六小时,播放量已经突破七十万。评论区炸开了锅,最高赞的留言是:
"偷完农民工工资偷种子,现在连古歌都要偷?
"
"龙总!
"杨律师匆匆走来,
"好消息!法官私下表示这份承包证很关键,可能改变案件走向。但...
"他压低声音,
"黔丰的人在查证原件真实性。
"
龙安心冷笑:
"让他们查。公社档案室应该还有存底。
"
"还有件事...
"律师犹豫了一下,
"对方提出调解意向。如果你们同意共享紫米种源...
"
"不可能。
"龙安心斩钉截铁,
"这不是商业纠纷,是文化掠夺。
"
回到法庭后,局势果然逆转。黔丰的律师不再咄咄逼人,甚至承认
"苗歌
"商标与
"古歌米
"存在差异。审判长最终裁定:鉴于新证据表明
"古歌米
"具有历史延续性,不构成对
"苗歌
"商标的侵权,驳回黔丰农业的诉讼请求。
林妍离席时,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她经过龙安心身边时,香水味浓得呛人。
"你以为赢了?
"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周董已经从澳门回来了。
"
龙安心平静地整理文件:
"代我问他好。顺便问问,赌债还清了吗?
"
林妍的脸色瞬间惨白。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快步走出了法庭。
---
回村的路上,龙安心接到金教授的电话。老教授兴奋得语无伦次:
"找到了!国图果然有那本《百苗图》!最后一页不是文字,是...是一幅图!
"
"什么图?
"龙安心将车停在路边。
"银矿图!
"金教授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标注着'雷公山银矿脉',旁边有紫米图案,还有一段奇怪的歌谣...我已经拍下来发你邮箱了!
"
龙安心立刻用手机查看。照片上的古画已经褪色,但依然能辨认出山脉轮廓和几条蜿蜒的线条——无疑是矿脉图。右下角用朱砂绘着一束紫米穗子,旁边是几行难以辨认的古苗文。
"务婆能看懂吗?
"龙安心问。
"她说需要时间回忆...
"金教授顿了顿,
"但有个更紧急的消息。黔丰农业刚刚向省里提交了'特色农业产业园'规划,选址就在凯寨周边!
"
龙安心的手指紧握方向盘:
"又是圈地?
"
"不止。规划书里明确提到要'整合分散的传统农业资源'...龙总,他们这是要连锅端啊!
"
挂断电话,龙安心猛踩油门。皮卡在盘山公路上咆哮,惊飞了路边灌木丛中的鸟群。当凯寨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时,他发现村口聚集了不少人,还有几辆陌生的车辆。
"龙总回来了!
"小李第一个冲上来,
"出大事了!县里来了工作组,说要搞'土地流转试点'!
"
龙安心挤进人群。村委会门前停着两辆印有
"国土调查
"字样的公务车,几个穿POLO衫的中年人正在向村民发放宣传册。领头的干部龙安心认识——县国土局的马副局长,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