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林风的“AI威胁论”演讲引爆网络(1/2)
凭借省状元的身份、拒绝清华的特立独行、以及“智学星”App的现象级成功,林风和他的“未来智能科技”已经成为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各种采访、活动邀请纷至沓来。
林风并没有沉醉在这种追捧中,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向外界传递自己声音和理念的平台。
他接受了东海市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互联网发展高峰论坛”的邀请,作为“年度新锐企业家”代表,发表主题演讲。
论坛当天,会场座无虚席。台下不仅有东海市本地的互联网从业者、投资人,还有不少从全国各地闻讯赶来的媒体记者和科技爱好者。所有人都想听听这位年仅十八岁、却搅动了在线教育和创投圈风云的“妖孽”,会说些什么。
林风走上演讲台,神态自若。
他首先分享了“智学星”的成功故事,以及AI技术在个性化教育领域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引来了台下阵阵掌声和赞叹。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继续鼓吹AI的美好未来时,林风话锋猛地一转,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人工智能,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技术浪潮。它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提升效率,改善我们的生活,就像‘智学星’正在做的那样。”
“但是,”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正如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强大的技术革命一样,从火的使用到蒸汽机的发明,再到核能的利用,AI这股强大的力量,同样也伴随着巨大的、甚至可能是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惊讶地看着林风。
在当时(2008年),国内对于AI的讨论,大多还停留在学术圈或者科幻小说的范畴,公众普遍认知不足,更别提公开讨论其“风险”了。林风这番话,无异于平地惊雷!
林风没有理会台下的骚动,继续说道:
“首先,是就业冲击。AI的自动化能力,未来将不仅仅取代流水线上的重复劳动。翻译、客服、司机、记者、甚至程序员、设计师、分析师……大量我们现在认为需要智慧和创造力的白领工作岗位,都可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内,被更高效、更便宜的AI所取代。这必然会引发剧烈的社会结构变动和阵痛,我们准备好了吗?”
台下一片哗然!这番言论,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是危言耸听!
“其次,是伦理困境。当AI开始参与医疗诊断、金融决策、甚至司法判决时,我们如何确保它的公平性?如何避免算法偏见?当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电车难题’,必须在牺牲乘客和牺牲路人之间做选择时,AI该如何决策?决策的责任又该由谁承担?”
“更深层次的,是控制权问题。”林风的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我们正在创造越来越聪明的机器。当有一天,AI在特定领域、甚至在通用智能上超越人类时,我们如何保证它始终与人类的利益保持一致?如何防止它被误用、滥用,甚至……失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