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太空电梯关键材料突破!AI 优化生产!(1/2)
“天梯计划”,这个旨在建造连接天地、彻底改变人类进入太空方式的宏伟工程,自从林风提出并启动可行性论证以来,就一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
虽然有AI设计出的超级材料“玄丝”作为理论支撑,但许多人依然对其能否真正实现持怀疑态度。最大的疑虑在于:如此超乎想象的材料,真的能够被稳定、大规模、且成本可控地生产出来吗?
毕竟,实验室里的成功制备,与工业化量产之间,往往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如果“玄丝”的生产成本高到天文数字,或者良品率低到令人发指,那么太空电梯就算理论可行,也永远只能停留在蓝图之上。
这个问题,同样是“天梯计划”论证过程中的核心难点之一。
未来智能的材料科学实验室和AI“盘古”,再次承担起了攻坚任务。
“盘古”AI不仅要设计材料本身,更要设计出最高效、最稳定、最经济的生产工艺!
它调动了庞大的算力,模拟了数以万亿计的原子尺度制造流程:
从原材料的提纯配比,到纳米管束的精确编织;从催化剂的选择优化,到生长环境的温度、压力、电磁场调控;再到最终成品的缺陷检测和性能评估……
每一个环节,都被AI拆解成无数个变量,进行反复的模拟、计算、优化、迭代。
传统的材料研发,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实验摸索。但在AI的加速下,这个过程被压缩到了惊人的几个月!
未来智能,新材料研究中心,高度洁净的“玄丝”中试生产线。
几名顶尖的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屏息凝神地看着眼前由AI全程自动控制的生产设备。
设备的核心,是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在强电磁场约束下的高温高压反应腔。原材料以原子级的精度被注入其中,在AI精确调控的复杂能量场作用下,碳原子如同被无形的巧手引导,自组装成完美的管束结构,并与其他元素以特定的比例复合……
“报告!‘盘古’AI优化后的第73版生产工艺,首次连续稳定运行超过100小时!”“‘玄丝’成品连续产出,长度突破1公里!”“实时性能检测:抗拉强度稳定在315Gpa,缺陷率低于百万分之一!”“能耗比上一版工艺降低12%,综合成本预估下降28%!”
捷报,如同雪片般从生产线传到指挥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