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夺少?(2/2)
不是说李唯喜欢吃苦味,而是只有这份仿佛能在识海绕三圈、犹如仙人锤我顶的苦味,它提神醒脑。
依照如今初唐本土的茶叶品种,李唯个人很推荐峡州茶。
该茶以味醇著称,部分精品被作为地方贡品,其泡出来的茶汤浓郁,一壶喝完再泡也不太影响口感,非常的经济实惠,愣是给李唯搞出来一种该省省该花花的奇妙生活体验感。
作为皇帝,李唯的小癖好只是体现在了那些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据《世宗本纪》中记载,唐世宗李唯对湖北宜昌所产陕州茶叶情有独钟,常命地方官员岁贡入宫。
其品茗雅好被史官载入《御茶录》,称此茶‘汤色澄澈,气韵清绝’。
至承昭年间,礼部尚书梅熹主持编纂《茶经补遗》时,将峡州茶列为皇室贡品之首,誉其为‘天下第一茶’。
而后该茶因民间对世宗皇帝的崇拜与信仰,很快衍生出‘唯一茶’‘帝皇茶’‘天尊茶’等别称。
这种命名嬗变不仅反映出古代名物制度与皇权象征的互动关系,更折射出底层民众通过将御用茶品神圣化,将世俗皇权崇拜与宗教信仰中的至高神性相勾连的文化心理。】
政令一道道颁布,反馈一张张翻阅,不过两个时辰大明宫便已经整顿妥当。
而之所以是两个时辰,无非是因为这大明宫它是真的大啊。
此时,前去核对国库账目的小金等人回来了。
小金的面色沉重如丧考妣,这一刻李唯的心也跟着咯噔一下。
“回禀陛下,臣奉命核对国库账册,其间多有虚报浮夸,实际库存仅余……”
“夺少?”
许是上了年纪,在听到具体数目的瞬间,李唯这口气吸起来,当真是有一种眼前发黑多了些白雪花的意思。
少顷,他捂眼竟兀自笑出了声。
李唯的笑从肩膀微微的颤抖,变成让康居达干狠狠磕头的狂笑。
康居达干是害怕啊。
都说大唐国富民强,他确实看到了,强大的可怕!
这宫殿雕梁画栋、大气恢宏的,竟然还只是一间最最最朴素的皇子居所。
朴素?!
饶他跟着陛下进中原,已经长了太多的见识,
当见到这‘朴素’、甚至被所有中原人说是‘妖妇刻薄才被修葺成这般模样’的宫殿时,康居达干便不得不再一次的反省以前高傲自诩尊号‘金囊’的自已到底是多么的可笑与无知。
在这反思宫殿里最该反思的是他啊!!
不过。
诸事一码归一码。
陛下的妖魔老娘,到底是怎么把大唐的国库挥霍至此的?!
账册上那一行行奢靡不知节制的开销,以及就像是欺骗稚童一般的假账目……
此刻头磕在地上的康居达干忽想起了赫连孛之前同他说过的一番话。
‘你以为陛下给你派了个难办的苦活是在刁难你?
不……不不不不,小金啊,这时候你就记着吧,拼了命也要给它办好咯,你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
彻查妖后挥霍的国库!
这活儿当真不小了啊!
怪不得遇到大事中原大臣也喜欢磕头呢。
你别说,人家这么做一定是有大道理的!
额头拍在拔凉地板上的时候,当真是清神醒脑啊。
所以这一刻,康居达干的面色惶恐,可他的心却是远比在来时路上踏实太多了。
笑了好一会儿,李唯总算是停了。
是他狂悖了,先前竟然觉得见到国库会笑不出来。
瞧瞧,这不就笑了吗。
“你再重复一遍。”
“是!”
小金赶忙使眼色,让大儿子康居布赫把手中的单子呈上去,而后才继续汇报道,
“至今年五月,国库存入如下。
粮食298万石,布帛300万匹,铜钱30万贯,黄金五千两,珍宝……明细已经列在了单子上。”
【贵金属器皿,金器2800件,银器4500件
珠宝玉石,宝石1600颗,珍珠160斤
香料药材,沉香1000斤,胡椒600斤
丝绸珍品,蜀锦3.5万匹,缭绫5千匹
异域奇物,70件】
翻着国库账册,看着那一个个所谓的‘平账’,甚至‘盈余’的结余批注,李唯又是长舒一口气。
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字,好!
这点东西,放在大唐是个什么水平,没有直观的对比,常人一般没有概念。
国家级别的储备,与个人储备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历史中的唐朝,开元巅峰时,太仓储量约1200万石。
(《通典·食货典》:粟米九千六百万石。
中央直属的太仓、含嘉仓等存粮占重要比例,按中央官仓占比约12-15%推算,太仓存粮在1000-1500万石)
就算去岁雪灾当真导致颗粒无收,就算需要开仓放粮需要挪用储备多了项格外开支,就算近来战事繁多,可是呢?
¥¥
¥¥
(上文已满4k)
史实:
武则天推崇佛教以巩固统治,建造明堂、天堂、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等工程,耗费巨资。
根据记载明堂高90米,日役万人,费以万亿计,远超常规开支。
同时为了为笼络人心,武则天增设官职、扩大科举规模,导致官僚体系臃肿,俸禄支出增加。
又因武则天时期对突厥、契丹、吐蕃等边疆用兵频繁,尤其是长寿元年收复安西四镇后,驻军和补给成本激增。
战争导致军费、粮草、抚恤等支出庞大。
等等。
所以,就算以正史李唐为背景,而非女频李唐,
在695年这么个军事和工程开支高峰时,国库可能仅存数十万贯的推测,这是史实而不是尬黑。
《新唐书》里面评价了个:太府空竭。
但是,为什么这一系列操作都没有导致武周政权崩盘,因为她加重了赋税,大量铸造劣质铜钱,同时促使了卖官鬻爵,公开出售官职和僧道度牒。
嗯,就好熟悉啊。
所以,武则天虽面临财政压力,但通过集权手段维持了政权稳定。
其后期通过停止大规模工程部分缓解危机,但国库空虚仍是其统治末期的重要隐患。
不过这个隐患不需要她来想办法,也不需要她来背负骂名。
因为她等来了个开元盛世。
于是,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留名青史,千古第一女帝。
(??????)??
以前觉得被妖魔化的武则天有些可怜。
毕竟,她,敢为天下先,还朝于李,无字碑,好像受了不小委屈。
可现在。
你怎么不早点死啊?
这种小知识都该广而告之,谁再吹妖妇武氏就一巴掌呼他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