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2/2)
有了法子,沈三娘自然高兴。
不过,三日时间太短,三娘也不敢贸然答应,只是斟酌着开口:“嫂子,《临江月》我会全力去找。只是,三日毕竟太短,若是找不到又该如何?”
“若真找不到……”
白芷抿唇笑笑,“无妨,过两日你来红叶馆找我,我带知白一同去令兄府上就是。”
若真找不到《临江月》,她也只能找何笑帮忙演一出戏了。知白对她虽说是软硬不吃,可碰上何笑,也只有乖乖听话的份。
有这一句话,白芷便是答应了。
沈三娘大喜过望,顾不得平日名门淑女的身份,喜形于色道:“多谢嫂子了。”
却不曾想,当日晚,沈三娘便找上门来,说是《临江月》找到了。
白芷下意识的惊叹出声:“这么快?”
“说来也巧,原来这古籍就在崔谨之手上。”
沈三娘也是眉目欣喜,“沈家和崔家有些交情,崔谨之又一向仰慕兄长才学,这才甘愿将之拱手相让。”
“嫂子。”她期盼的望着白芷,“您和陈大夫近日可有时间去家兄府上一趟?”
身为大夫,白芷自然明白沈三娘身为病人家属的急促,很快答应道:“那就明日吧。”
她寻思着,明日并非知白坐诊的日子,他一向是在馆内研习的。
“明早我回红叶馆一趟,喊上知白一起。”
“那就说定了。”
沈三娘点头,“嫂子,不如让栖霞陪你回红叶馆,也方便和陈大夫直接去家兄府上?”
这等小事,白芷自是答应了:“好。”
虽说是答应了沈三娘,可若是直言让知白出诊,知白自是不肯。
故而,白芷只同知白说,打听到了何笑找的《临江月》的下落,在一个朋友手上,问他愿不愿意去看看。
知白这才答应的爽快,同白芷一起乘马车去往沈府。
他们到的时候,沈三娘正焦灼的等在门前,见他们到了,才露出笑容,亲自迎上前道:“嫂子,陈大夫,快请。”
白芷也笑着招呼:“三娘。”
知白看了对方一眼,然后便疑惑的看向白芷,用眼神询问道:朋友?
白芷便介绍道:“知白,这是我弟妹,靖海公夫人沈三娘。”
原来是叶家的亲戚。
陈知白冷淡的垂下眼,随意道:“叶夫人。”
白芷赶紧补充道:“《临江月》就在三娘手上。”
知白冷淡的面容立刻绽出一个笑容来,连声音都柔和不少:“叶夫人好。”
沈三娘不愧是名门出身,对陈知白的变脸之快视而不见,只是笑道:“两位先里面请。”
进府以后,几人在正厅坐下,丫鬟上了茶和点心,沈三娘也命丫鬟取了那本《临江月》过来供他们观摩。
只是,白芷和知白都不懂这个,更观摩不出门道。
知白耐心又一向有限,不由直说道:“沈夫人,我有个朋友,最近一直在多方寻找此物,不知夫人可否割爱?”
沈三娘下意识看了白芷一眼,犹豫着没有说话。
“此事同白芷无关。”
陈知白立刻道,“夫人若肯割爱,价钱好商量。我朋友是真心喜欢此书,不会吝啬银钱这等俗物。”见沈三娘还是不动心的模样,他只得站起身来,躬身行礼,加码道,“夫人若有其他要求,知白也愿尽力一试,只求夫人割爱。”
沈三娘早在他起身的那一刻也跟着起身,就等他这句话,扶他起身,接道:“三娘听闻陈大夫医术高妙,尤善骨科。家兄受腿疾困扰多年,若陈大夫肯为家兄问诊,三娘愿将此作为谢礼,”她小心翼翼的拿着那本《临江月》,呈在陈知白的眼前,“送给陈大夫。”
陈知白总算明白白芷早晨专程同他说那些话的目的了,心里有些恼,面上便又冷了下来。
可顾忌着那本《临江月》,他还是应了下来:“那就去请令兄吧。”
沈三娘一离开,陈知白便不再控制自己的表情,朝白芷冷哼了两声。
“知白。”
相识多年,白芷哪里不知道他是在生气,赶紧上前说着软话,“我是真的想帮何笑找《临江月》的,可你也知道,我哪懂这个呀,柏舟又几乎天天都在军营,我这才去找三娘打听的。”
“那三娘帮了我,我总要帮帮三娘吧。”
陈知白听不得她那可怜兮兮的话语,偏偏还全是事实,思考了一下,便建议道:“这样,我修改下你相公的治疗方案。你想让他几天回来一次?半个月好像久了点,七天……”
“别改。”
白芷赶紧打断,“不用改。”她对着知白说的真心实意,只差指天发誓,“真的不用。”
毕竟,她不拒绝,知白是真会这样做的。
知白看了她好一阵,才终于冷声道:“哦。”
白芷放下心来。
等待的时候,她却不由想起三娘曾经说过的话来。
“在我阿兄面前,谁敢自诩容色出众?”
虽说她早已见过容色最盛的陆长离,身边亦有冰雕玉琢的陈知白,可三娘既如此说,白芷便依旧是万分期待起沈家兄长沈如璧的容色了。
而当锦衣华服盛装打扮容色艳极的三娘推着轮椅缓缓走来时,白芷的视线,却只被那轮椅上的年轻公子吸引。
那公子穿着浅色的袍子,束发用的是一根简简单单的木钗,眉眼明明同三娘有七分相像,容色却比三娘更胜一筹。
他的神色也是冷的,却并非是知白眼里那分不关己事的冷,而是看尽世情的冷,那冷也就蔓到了骨子里,让他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散发出一股冷意。
明明已是盛夏,可白芷却仿佛感觉到了,无声的雪意。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她忽然想起,柏舟曾教过她的一首诗。
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
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